2025 年的上海国际车展这周可算是 “开张” 了!这场面,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不对,是引擎轰鸣、灯光闪耀!整个上海车展就像一个巨型舞台,而德国的那些汽车制造商们,好家伙,全都跟约好了似的,组团来 “赶场子”。大众、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平日里响当当的德国汽车界 “大佬”,这次一个不落,全都摩拳擦掌,准备在车展上好好秀一把肌肉,毕竟谁也不想在这关键战场上掉链子。
不过呢,今时不同往日啦!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堪比 “地壳运动” 的大变革,从内燃机到电机这堪称 “改朝换代” 的根本性转变,再加上汽车数字化这股来势汹汹的浪潮,汽车都快变成在车轮上跑的超级计算机啦!德国媒体《世界报》在昨天那篇标题超吸睛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自由落体几乎无法阻止》的报道里,就用了这样夸张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当下汽车行业的巨变。
《世界报》还一本正经地分析道:“对于西方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大众汽车来说,以前在内燃机市场那可是妥妥的‘大哥大’,呼风唤雨,躺着就能把钱赚了,利润高得让人眼红。但中国的汽车市场,过去三年就像开了倍速播放的‘神剧’,剧情发展之快,让人目瞪口呆,彻底大变样。曾经大众在中国市场那是稳坐头把交椅,可如今,比亚迪直接上演‘逆袭大戏’,把大众挤下宝座,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新王者。这剧情,要是拍成电视剧,绝对比那些狗血剧还精彩!”
德国《商报》就更直接了,直接甩出一句 “双赢 = 中国赢两次”,这评论,简单粗暴,火药味十足!《商报》还在报道里感慨,2025 上海国际车展就是一面 “照妖镜”,照得清清楚楚,汽车工业最新技术的 “C 位” 早就不是底特律或者法兰克福了,而是咱中国的经济大腕 —— 上海。想当年,中国汽车制造商还眼巴巴地模仿奔驰、宝马和大众,那场面,就像小学生追着学霸抄作业。可现在,风水轮流转,变成德国人眼巴巴地想以 “中国速度” 赶紧往前冲,为啥呢?就为了守住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那越来越小的 “地盘”,再不加把劲,估计连汤都喝不上了!
欧盟这边也没闲着,看着中国汽车在市场上 “攻城略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出了用惩罚性关税这招,想帮着自家汽车产业扛住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在欧盟眼里,中国企业因为有国家补贴,这竞争优势简直 “犯规”,就像游戏里开了外挂一样。不过最近特朗普搞的关税战,又给这事儿添了一把火,让原本就紧张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布鲁塞尔正跟北京就中国电动汽车的最低价格承诺方案讨价还价呢,双方就像菜市场里的买卖双方,你一言我一语,都想争取到最有利的条件,想着用这招代替惩罚性关税。
德媒《商报》还忍不住接着吐槽:“中国人喜欢把这类谈判叫做‘双赢’,意思就是双方都能捞到好处。但实际上呢,中国往往是那个连赢两次的主儿。为啥呢?因为惩罚性关税和最低价格承诺之间可有大讲究:关税得制造商给欧盟掏腰包,这就好比德国车企被欧盟‘薅羊毛’;可最低价格却能让中国汽车制造商赚得更多,这简直是‘反向薅羊毛’!” 明明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商报》却觉得,最后这钱还不是欧洲消费者掏,这不就相当于欧洲消费者在给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创新 “众筹” 嘛。不过话说回来,德国汽车工业当年不也是靠着各种优势,在市场里一路 “打怪升级”,才站稳脚跟的么?现在风水轮流转,也该他们尝尝追赶的滋味了!
报道还指出,这么一来,中国汽车可就赚大了。“在电动车技术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些方面,中国制造商的技术早就把德国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就像短跑健将甩开慢悠悠散步的大爷。而来自欧洲的利润,又能让中国汽车工业的研发能力更上一层楼,这简直就是‘开挂式’发展!”
标准普尔的数据可是被多数汽车公司当成 “战略宝典” 呢。数据显示,到 2030 年,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新注册汽车里能占到 4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预计也能达到 23%。等到 2037 年,纯内燃机汽车在新车市场里估计就只剩 6.5% 的份额咯。这数据变化,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点一点地在流失,内燃机汽车的 “辉煌时代” 怕是要一去不复返了。
就算在大众市场之外,德国汽车品牌遇到的麻烦也越来越多。标普专家亨纳・莱恩就说:“中国制造商在价格战之外的竞争也厉害着呢。像蔚来这种新兴厂商,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德国汽车制造商想都不敢想:客户能在微信上一天到晚跟客服人员直接唠嗑,就像跟自家闺蜜聊天一样随意。厂商自己还能知道车辆啥时候该维修,直接派人开着替换车去客户家里,修好了再把车给客户送回去,这服务,贴心得让人感动,德国车企怕是要哭晕在厕所了!”
大众汽车驻北京代表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Ralf Brandstätter)两年半前一上任,就喊出了 “在中国,为中国” 的响亮口号,大众在中国都快成一家完全独立自主的子公司了。管理者们都觉得这是赶超市场的 “秘密武器”,就像武侠小说里的 “绝世武功”,就盼着靠这招逆袭。
大众在这次车展上,一口气亮出了 ID.Era、ID.Aura 等三款新车型。不过这些车目前还属于 “概念宝宝”,就像还在襁褓里的婴儿,计划明年才正式上市。这可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发起的大规模产品攻势的第一步哦,打算三年内推出 20 款新车型,这野心,堪比 “大胃王”,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ID.Era 是一款有三排座椅的 SUV,车长超过五米,个头跟一个成年人差不多高,简直就是大众迄今为止推出的最大号汽车,开在路上,那回头率绝对爆表,估计能把路人的下巴都惊掉!除了 ID.Era,大众还展示了一款叫 ID.Aura 的紧凑型轿车,这明显是冲着和比亚迪等竞争对手 “掰手腕” 去的,售价差不多 17,000 欧元,就像摆好了擂台,就等对手来挑战。
除了大众,奥迪也来凑热闹,在上海车展上推出新子品牌 “AUDI” 的首款新车,这新子品牌直接用 “AUDI” 四个字母,把那著名的四个环给替换了,这操作,就像换了个新发型,想要给大家一个全新的印象。奔驰也跟着大众学,把中国新车的开发大部分都挪到中国来。首席开发官 Markus Schäfer 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说:“我们几乎每个零部件都有本地供应商,还融入了中国的生态系统。” 这意思,就像德国车企都想 “入乡随俗”,努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不过能不能成功,还得看他们的 “造化”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