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韩国影响力巨大,韩方为何拒绝在中美之间二选一?文在寅被告又是怎么回事?

最近,韩国外交部长赵兑烈公开表示,韩国政府拒绝在中美之间作二选一的选择题,并抛出惊人言论“中韩接触符合美国利益”。那么,对于韩国外长的这个表态,该怎么看呢?2点:



第一,韩国政府在这个节骨眼上保持战略模糊,是符合韩国利益的。毕竟现在尹锡悦已经成为平民,而韩国大选还得在6月初才能举行,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在新总统正式上台前,为保持韩国政府的对外稳定性,韩国外长的言论也理应保持谨慎,不能站队是关键。但话又说回来,无论谁在韩国大选中胜选,对华态度肯定都比尹锡悦要客观,所以现在韩国外长也正在对中国释放一定程度的善意。

第二,赵兑烈为什么会说“中韩接触符合美国利益”,背后逻辑是怎样的?按照赵兑烈的说法,韩国在和中国的交往过程中,会时刻谨记美国才是韩国的外交优先方向,所以韩国越是和中国深化接触,就越能在中美两国当中发挥出“润滑剂”的作用,降低中美爆发军事误判的风险。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并不完全是,更多的恐怕是韩国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韩国是个半岛国家,但由于北边不通,所以在地缘政治上,和岛国一样都有着孤立的特性。因此,韩国和岛国一样,也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既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并且中韩两国还是近邻,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对韩国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之前尹锡悦对美国言听计从,对中国实行芯片禁运,结果呢,没伤到中国,因为中国有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绝大多数芯片中国都可以自己造出来。韩国反而受了重伤,原因很简单,中国工业全球第一,对机床、芯片的需求也是全球第一,韩国不卖芯片给中国,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这是韩国半导体企业无法承受的。所以,尹锡悦下台后,赵兑烈才会发出这番不支持特朗普政府“孤立中国”的言论来,这是想要重振韩国自己的半导体产业。

不过,由于驻韩美军的存在,以及美国对韩国政治、经济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操控能力来看,韩国想要完全撇开美国,和中国发展双边关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就拿当年的韩国前总统文在寅来说,在他的任期里,虽然也相对重视中国,但依旧是把美国摆在韩国对外政策的第一位。



说到文在寅,就在赵兑烈进行表态的同一天,可以说是赵兑烈话音刚落之际,他就被韩检方提起了诉讼。对此,检方的理由是文在寅涉嫌受贿,所以对他提出不捕直诉。不捕直诉顾名思义,就是指没逮捕犯罪嫌疑人,却可以直接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这不排除是检方考虑到文在寅72岁的年龄因素,以及文在寅庞大的支持者群体。不过通常情况下,不捕直诉意味着两点,第一,证据比较确凿,基本上法院是能定罪的。第二,罪名较轻,就算文在寅被定罪,结局肯定是要比尹锡悦要好得多。

事实上,检方之所以对文在寅提出这个诉讼,主要是因为文在寅前女婿的问题。按照检方的说法,文在寅前女婿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进入航空公司并成为高管,背后可能有文在寅运作、以权谋私的成分。另外,文在寅前女婿一共收到了航空公司给的2.23亿韩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110万元的工资和安家费,属于航空公司创始人、前议员李相稷对文在寅进行的贿款。那么对于检方的这个说法,怎么看呢?通过家人来整垮政要,这种事儿不是没在韩国政坛发生过,文在寅的好友、前总统卢武铉,就是因为妻子受贿,最后跳崖自杀了。那么文在寅是否会步入卢武铉的后尘呢?



可能并不会,因为共同民主党是想要保人的,虽然李在明已经辞去了共同民主党党首职务,但他在党内的威望依旧很高,所以共同民主党保文在寅,未尝不是李在明的意思。而李在明又被认为是韩国大选的最大热门候选人,如果李在明上台,文在寅或许就能成功摆脱危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