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在五常当中,绝对算是最复杂,国与国动不动就会发生矛盾!
就像4月下旬巴铁和印度终于闹起来了,起因就是4月22号,印度查漠和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的帕哈尔加姆市的拜萨拉沙谷发生一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5名印度人死亡,还有一位尼泊尔人。
这应该是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之后,在克什米尔地区有一次恐怖袭击事件。
当时这件事对于印巴关系产生很大阻碍,印度召回印度驻巴基斯坦大使、取消对巴最惠国待遇、对巴出口至印度商品加征关税。
这事是当时大批游客正在帕哈尔甘山区观光,武装分子突然从树林中冲出,用自动武器扫射人群。
印度媒体引述幸存者说,枪手专门锁定男性,放过那些能背诵伊斯兰信仰宣言的人。
如果劫匪无差别攻击游客,可能人家觉得还没什么,但是现在性质不一样。
目前双方的制裁措施主要集中在非军事领域,可能双方也有顾忌,还是希望和平解决这件事。
关于这次袭击,印方指称袭击者属于“虔诚军”组织,并悬赏每人200万卢比(约3万新元)缉拿嫌犯。当地警方展开大规模搜捕,已有多人被拘留。
并且他们认为袭击者就是从巴基斯坦过来,拿着人家撒气。
虔诚军是南亚地区一个规模最大,最为活跃的伊斯兰恐怖组织,于1991年由哈菲斯·穆罕默德·萨伊德在阿富汗的库纳尔省成立,根据地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拉合尔附近,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操控著几个大型的武装组织。
该组织多次对印度发动了大型的恐怖袭击,其直接目的就是要终结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管治。
专门袭击的是旅游业,有可能会打乱印度在该地的部署。本来是想借旅游业盘活该地的经济,结果这样一来,谁还敢来呀?
关于这件事,“抵抗阵线”(TRF)以“克什米尔反抗军”的名义在社交媒体上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该组织称,本次袭击是对印度政府在当地“引入外来者”政策的报复,印度让超过8.5万名定居者涌入,造成了当地人口结构改变。
根是在2019年种下的,印度单方面取消了这个地区自治区的地位,引起巴铁的强烈不满。
一旦取消自治区的地位的话,印度就可以加强对这里的管控。实施的人口政策,大量引入外来人口,引起当地人强烈不满。
这次恐怖事件引发印度教民族主义团体愤怒,部分克什米尔裔学生报告在各地遭到骚扰。
如果当局处置不当,可能会引起两个宗教冲突,最直接后果就是印度和巴铁大动干戈。
事情的时间点正好是万斯访问印度,而莫迪访问沙特重合,有点像2019年普尔瓦马(Pulwama attack)袭击。
造成了40名印度士兵死亡,双方爆发了严重的军事对峙,当时印军在袭击发生12天后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实施空袭。
危机最后以巴方释放俘虏的印度飞行员告终,但是也损害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这次作为对恐怖袭击的回应,印度总理领导的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从55人削减至30人,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同时关闭印巴之间唯一运行的陆上边境口岸“瓦加-阿塔里”。
要求经此口岸入境的巴基斯坦公民在5月1日前离开印度,并禁止巴基斯坦公民通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入境印度。
此前通过该计划入境的巴基斯坦公民必须在48小时内离境。
1960 年签 订的《印度河水条约》才是关键,巴基斯坦可是靠农业来维持国家的经济正常运转,这次给断了人家的水,真的是让人家没有活路。
条约规定,印度河水系的六条河流如何分配和使用水。
这些河流有的是从中国发源的,流经克什米尔地区。
巴基斯坦80%的耕地(约16万平方公里),依赖于印度河水系的水。
目前印度已切断印度河水流入巴基斯坦,官员们确认,通过四座水坝及其相应的河道,将印度河水从印度输送到巴基斯坦的所有四座水闸均已关闭。
这招治标不治本啊,毕竟水如果蓄的太多的话还得放,否则的话印度可能就得尝试尝到水倒淹效果。
明显巴基斯坦也是没有打算惯着对方,你强硬我比你更强硬。
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印度就游客遭枪击事件宣布针对巴方的一系列措施极不负责任且缺乏法律依据,巴方将对印度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啥都没有认真查清楚,就是直接官宣人家有事,真的搞不懂。
声明说,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关闭瓦格赫边境口岸,废除向印度公民发放的部分签证,宣布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武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对印度航空公司关闭领空,暂停所有对印贸易。
这个制裁桌上有两点比较关注,第一就是关闭领空,也就说如果印度想要去欧洲,可能还得绕一下远路,经过阿拉伯海。
另外关闭那个口岸有一个“特殊”景点,就是升旗仪式!
瓦格赫位于印度阿姆利则以西18公里、巴基斯坦拉合尔市以东17公里处,地处两国边境。
从印巴分治开始,每天早晚在瓦格赫口岸的印巴边境部队就开始了互相较劲般的口岸关闭降旗仪式。
目前还都是在克制阶段,都是小规模冲突。真的让外界担心的是,双方一旦控制不住,在边境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到时候可能又会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