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由腾讯注资、上海宝可拉研发的《星痕共鸣》正式开启第二次测试。这款顶着万代南梦宫《蓝色协议》同IP光环的二次元MMORPG,在首测争议未平之际,又带着付费删档的标签杀回玩家视野。

但这场测试背后,是一场堪称魔幻的行业叙事,一个被万代南梦宫亲手埋葬的IP,如何被腾讯“秽土转生”?

时间倒回2023年,万代南梦宫的《蓝色协议》上线即暴雷:锁区、和谐争议、服务器崩坏……最终在2025年1月18日黯然停服。

讽刺的是,就在停服前三个月,腾讯宣布接手该IP开发《星痕共鸣》,并将万代南梦宫线上团队收入麾下。



这种暴死后转生的剧情,像极了《火影忍者》中的禁术秽土转生——但玩家们想问:这次转生的,究竟是木叶英雄,还是行尸走肉?

▌争议中的《星痕共鸣》

《蓝色协议》最引以为傲的动画电影级画面,在《星痕共鸣》中被发扬光大——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

游戏捏脸系统支持127个身体部位调整、250个部件染色,玩家能打造“哥特萝莉、异色瞳美少年”甚至杀马特贵族。主城设计更被调侃为“天天漫展”,玩家可尬舞、吹泡泡、赛跑,甚至被雷魔追着满街跑。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TapTap评测直指画面饱和度低、细节粗糙,PC端表现甚至不如某些国产开放世界手游。

当万代原作的精致感被腾讯式的量大管饱取代,玩家们不禁疑惑:这究竟是二次元MMO的进化,还是土味漫展的狂欢?

玩法上来说,《星痕共鸣》试图缝合两种基因;6大职业(含新增神盾骑士)、团本机制、躲红圈/分摊伤害等硬核设计;

钓鱼、种田、挖矿等第二人生玩法,强调低压无氪。



但这种缝合并不彻底。首测玩家吐槽:“既不MMO也不二游”——死亡可无限复活导致团本沦为人海战术,职业平衡崩坏(3奶妈+1DPS就能通关副本),而休闲玩法又缺乏深度,最终沦为打卡拍照模拟器。

更微妙的是,为了适配双端互通,PC端战斗打击感被削弱,UI设计移动端味浓重。

当FF14玩家抱怨简化过度,原神玩家嫌弃不够自由,《星痕共鸣》似乎成了两头不讨好的“四不像”。



腾讯的二次元野望是救赎还是新坑?

《星痕共鸣》的定位非常明确:抢占二次元MMO的蓝海。

国内二次元赛道已被《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统治,但MMO品类仍以武侠/仙侠为主。

《星痕共鸣》试图用日系动漫+社交MMO的组合破局——你可以看到《刀剑神域》式的工会大厅、《最终幻想14》式的染色系统,甚至《动物森友会》的钓鱼比赛。

但问题在于,二次元玩家要的是沉浸感,而MMO玩家要的是社交深度。首测剧情被批“空洞过家家”,角色情感转折生硬,BGM缺乏记忆点;

而社交玩法虽多,却缺乏长期粘性(比如协会活动依赖少数人支撑)。当两种需求都无法满足时,游戏难免沦为打卡式体验。

腾讯反复强调不搞FF14式合服、拒绝逼氪,试图打造“休闲低压世界”。

但玩家们早已免疫此类话术——毕竟《COD手游》的运营史证明,腾讯的成熟模式往往与数值付费深度绑定。



更值得警惕的是开发背景:上海宝可拉作为腾讯注资的小工作室,技术实力远不及光子、天美。首测暴露的掉帧、模型抽搐、副本BUG等问题,让人担心“小团队扛大IP”的风险。

▌一场关于“IP亡灵”的复活实验

《星痕共鸣》的诞生,本质上是一场行业行为艺术;

对万代,这是将失败IP甩锅给中国厂商的止损操作;

对腾讯,这是用日系皮囊试探二次元MMO红利的投机;

对玩家,这可能是《蓝色协议》遗老们的最后希望,或是又一场“IP诈骗”。

当测试PV中玩家们高喊着“九线雷魔一丝”时,我们仿佛看到一群人在废墟上跳舞——不知是庆祝新生,还是狂欢于末日的余晖。



或许,真正的答案要等到公测那天。但在此之前,我们只想问;腾讯,你准备好为这个秽土转生的IP,支付多少“查克拉”?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