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游实况#

平壤街头:从“铁皮公交”到现代电车的逆袭

“这车真快!比以前的破车强多了!”2025年初春,平壤市民金哲浩挤上新型无轨电车,忍不住感慨。这辆由金正恩亲自指导研发的“国产神车”,不仅外观流线现代,车内还配备了空调和电子显示屏,彻底告别了老式电车“冬天漏风、夏天闷罐”的窘境


自2016年起,平壤的“城市焕新计划”便悄然推进。黎明大街的建成堪称标志性工程——这条全长3公里的街道,仅用一年时间便从荒地变身现代化社区。大学教授李英淑一家是首批入住者:“以前全家挤在30平的老房子里,现在分到80平两居室,楼下就是超市和医院。”更令她惊喜的是,小区配套的儿童游戏场成了女儿最爱去的地方,周末还能带孩子去街角的电影院看动画片


农村也没落下。瑞兴郡的农民朴成焕指着自家新房说:“政府给每户发了水泥和砖,村里还建了游泳馆!”更让城里人羡慕的是,村里的养鱼场直供平壤高级餐厅,朴大叔咧嘴一笑:“咱村的鱼可是‘特供’!”


在平壤科学技术殿堂的儿童梦想馆,7岁的金秀妍正盯着机器人跳舞目不转睛。这座耗资数亿美元建成的“科技迪士尼”,藏着朝鲜的野心:要让每个孩子从小触摸未来。



金正恩执政后推行的12年义务教育,彻底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从幼儿园到高中,学费全免、校服白送,连课外兴趣班都由政府买单。小学教师崔美玉展示着最新教具——一套能模拟火山喷发的3D教学模型:“以前上课全靠黑板画,现在孩子们能‘亲手’挖化石!”


更颠覆认知的是朝鲜的“早教内卷”。0岁婴儿就有专属智能开发手册,《从0岁开始的儿童智能教育》用彩色图谱教家长如何刺激婴儿感官。4岁男孩朴志浩的妈妈说:“书里连每天按摩几分钟都有规定,比养花还精细!”


本土硬核:化妆品厂逆袭国际大牌

走进平壤化妆品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们正小心翼翼灌装“银河水”面霜。这款朝鲜爆品,靠的不是明星代言,而是实打实的“黑科技”——用航天级去离子水作基底,生产线达到药品级无菌标准。“法国香水?我们银河水才是国货之光!”售货员金善姬骄傲地说。


在朝鲜,本土品牌正悄然夺回市场。商场柜台里,“大同江”牌电视播放着革命剧,主妇们抢购国产电饭煲,连年轻人约会都首选国产咖啡厅。一位导游透露:“进口货要外汇券,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但国产化妆品30元一瓶,谁不爱?”


冬日奇迹:零下20℃的室内海滩

寒冬腊月,纹绣戏水场却热闹非凡。透过玻璃穹顶,阳光洒在造浪池上,孩子们抱着泳圈尖叫嬉戏。管理员李俊成揭秘:“地暖让水温保持28℃,屋顶玻璃能扛8级地震!”这座12万平方米的“冬日乐园”,成了平壤市民的社交新宠。退休工人老金每周都带孙子来:“以前冬天只能窝家里,现在游完泳还能蒸桑拿!”



体育迷则涌向改造后的金日成体育场。4万座席、全彩LED屏、FIFA认证草皮……2025年女足亚洲杯预选赛期间,朝鲜队3-0横扫对手,球迷崔明哲激动得撕破衬衫:“这球场,比电视里欧洲的还气派!”


看似“乌托邦”的生活,实则藏着朝鲜式生存哲学。

住房:新婚夫妇申请即分房,80平起步,暖气费全免。但代价是“跟工作走”——调岗就得搬家

医疗:挂号0元、手术0元,但药品紧缺时得托关系找“黑市医生”

工资:月薪14000朝圆(约107元人民币),但配给制兜底温饱。主妇李贞顺说:“粮票够吃,工资全存着买电视!”

当外界还在争论“朝鲜人幸福吗”,平壤的年轻人已用行动投票——他们挤在科技殿堂熬夜备考,在纹绣戏水场约会,攒三年工资买国产智能手机。或许正如出租车司机朴师傅所说:“我们不需要和谁比,就像大同江的水,有自己的流向。”

这座城市正在撕裂与缝合中蜕变:一边是万套住宅拔地而起,一边是老城区煤炉呛烟;一边严控网络,一边悄悄流行中国短视频。揭开神秘面纱,这里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只有3000万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努力活出尊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