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黄河岸边的春意更浓,河口“警察蓝”与“水政蓝”组成的联合巡查小组,奔波在现行清水沟流路岸边、备用入海流路——刁口河两岸,守护着辖区1100平方公里河道管理范围的水行政管理秩序和生态安全。

“每年咱们都会定期开展联合巡查,在一些重要节点,比如刁口河生态补水期间,就会把人员分成两组,沿河道进行24小时轮流巡查。”河口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专职副大队长董波介绍,从3月份开始,他们以“水政+公安”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为依托,与河口公安分局黄河派出所开展了联合巡查行动,对河道管理范围进行拉网式巡查。


这样的联合巡查行动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在咱们河口,水政公安联合执法这种局面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10年。”河口河务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王学峰告诉记者,随着黄河三角洲和胜利油田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利益驱动加上水法观念淡薄导致水事案件频发,同时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水行政执法工作约束力有限,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增加执法威慑力、让水行政执法更加顺畅,2010年7月河口黄河派出所正式挂牌成立,“随后我们就开始与黄河派出所联合执法巡查、立案查处,这对我们依法治河管河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凝聚执法合力,河务系统内部也进行了水行政综合执法改革。

王学峰告诉记者,河口河务局于1985年正式成立,随着整个社会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根据上级要求,从1990年开始内设水政监察所,1995年正式更名为水政水资源科,“但那个时候执法权并不都在水政水资源科。”王学峰介绍,由于当时辖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多个领域,因此局里对应的多个科室也都有执法权,曾出现多个部门同出一个现场的无序现象。2008年,河口河务局还探索将水行政管理职能和执法职能“分家”,水政科承担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执法审核等“文职”工作,水政监察大队专司外业巡查执法全“武行”。

“直到2014年作为黄委试点,进行了水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执法机制才真正理顺。”王学峰介绍,在此次改革中,按照相关部署,河口河务局择优选拔11名人员重新组建了综合执法水政监察大队,对外统一执法,“将内部多个部门的执法职能统一集中于水政大队,‘握指成拳’,解决分散执法的情况,形成了执法合力。”

在改革的过程中,“水政监察大队与水政水资源科、黄河派出所共同维护黄河水事安全和沿线治安秩序”更加明确。


近年来,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的范围还在逐步扩大。“我们联合河口区直12个部门成立‘生态联盟’,并陆续出台了相应协作机制,开展联合的巡查工作,共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河口公安分局黄河派出所所长姜敏说,通过多种措施,执法网络更加密实,通过精细执法,辖区非法取土、取水、排污以及破坏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黄河口生态环境修复有了更坚实保障。

“和前几年相比,现在巡查路上看到的风景更好了。”董波言语中透着自豪,“违法行为越来越少,生态也越来越好,走在河边,看着碧波荡漾、群鸟翔集,心底里觉得踏实。”(大众新闻记者 张园园 李小凡 通讯员 王成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