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主持召开安理会非正式会议,主题直戳美国痛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这场原本低调的会议,最终变成了80多个国家围观美国代表"破防"的国际舆论场。


中国代表开场就火力全开,直接点名美国近期对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的行为,指出这不仅违反WTO规则,更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傅聪大使特别强调,中国反制美国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在替广大中小国家出头。这话戳中了参会各国的痛点——毕竟美国这次的"对等关税"是冲着全世界来的,连欧盟、东盟这些传统盟友都没能幸免。

美国派出的副代表吴婷显然没料到中方会如此直接。她先是污蔑会议是"作秀",接着把陈芝麻烂谷子的"债务陷阱""产能过剩"等老调重弹一遍,最后居然在关税议题上突然扯到南海问题,声称"美国与菲律宾站在一起"。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发言,让在场代表都看傻了眼。要知道,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中方提前一周就广发英雄帖,把会议议程和议题都昭告天下。美国要是不来,就等于默认自己理亏;来了又答非所问,反而暴露了心虚。

更戏剧性的是会议结束后的连锁反应。佛罗里达州参议员里克·斯科特等共和党人立刻跳出来,呼吁停止资助"反美联合国"。这种"我骂你是因为你不听我的"的逻辑,简直把国际规则当儿戏。特朗普幕僚甚至放出狠话,要根据联合国"表现"决定资金支持,言外之意就是"不听话就断粮"。这种强盗逻辑,连美国自己的盟友都看不下去——法国、英国代表在会议上虽然没直接批评美国,但都强调支持多边主义,暗示美国的单边行径不得人心。


其实美国这次的尴尬,从会议形式就能看出端倪。安理会非正式会议(阿里亚模式)本来是给各国私下沟通用的,既不投票也不公开记录。但中方偏偏把它变成了公开的"批美大会",不仅邀请80多国参会,还提前预告议程,摆明了要把美国的丑事晒在阳光下。这种"阳谋"让美国进退两难:不来就是认怂,来了又被当众打脸。结果美国代表的表现,活脱脱成了国际外交史上的反面教材。

最讽刺的是,美国政客一边骂联合国"反美",一边又离不开这个平台。要是真像共和党议员提议的那样退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空缺不说,联合国总部也没理由继续留在纽约。到时候中文互联网上热议的"联合国迁址中国",说不定就成了现实。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操作,充分暴露了美国右翼政客的短视——他们不反思自己的单边主义,反而怪国际社会"不听话"。


这场交锋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秩序观在较量。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多边主义不是空话,而是维护各国利益的硬道理。反观美国,把关税当武器,拿联合国当工具,这种"美国优先"的霸道做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立。正如傅聪大使在发言中说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谁要是逆潮流而动,最终只会被时代抛弃。美国这次在联合国的惨败,不过是霸权衰落的又一个注脚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