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联邦公报网站显示,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延长对俄制裁一年。这一动作背后,是特朗普“联俄抗中”计划破产后的无奈之举,同时也让普京的应对之策逐渐浮出水面,而中国也从中收到了清晰信号。

特朗普上台后,曾急切地想缓和美俄关系,介入俄乌冲突调停,试图拉拢俄罗斯共同对抗中国。在他的推动下,美俄一度进入“蜜月期”,双方高层通话频繁,还举行了多次高级别会谈。然而,事情并未如特朗普所愿发展。俄乌谈判陷入僵局,俄罗斯也并未如他所期望的那样,与中国拉开距离。



特朗普(资料图)

实际上,中俄两国关系历经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中俄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仅看经济数据,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4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再度刷新历史纪录。俄罗斯在石油等能源领域,对中国的供应也占据重要地位。在过去一年里,俄罗斯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量的20%,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相比之下,美国石油出口在中国进口总量中占比仅1%左右。

特朗普意识到“联俄抗中”计划难以实现后,态度突变,重新祭出制裁大棒。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联邦公报网站文件显示,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2021年4月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延长一年。这一制裁最初源于拜登签署的第14024号行政命令,宣称应对俄罗斯所谓“特定有害外国活动”对美国的威胁。特朗普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俄罗斯的一种惩罚,可他没想到,普京早有准备。

就在特朗普签署命令后两天,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表示,俄罗斯已准备足够多的石油,以满足中国的需求,还强调中国需要多少,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这一表态意义重大,不仅展现了俄罗斯对中国的坚定支持,也凸显了中俄能源合作的稳固性。此前,特朗普曾威胁普京,若认为普京不想达成协议,将对俄罗斯采取“二级关税”政策,对使用俄罗斯石油的在美企业征收50%左右的关税,甚至有美国联邦议员扬言要对俄罗斯石油征收500%的关税。但即便面临这样的压力,中国外交部也明确表示,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普京(资料图)

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不仅针对俄罗斯,对中国也加大了关税压力。自特朗普签署所谓“对等关税”行政令以来,多次上调对华关税,使美国对华关税税率累加达到145%。面对美方无理关税打压,中方迅速反制,宣布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同时表态不再理会关税上的数字游戏。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还让美国自身陷入困境。美国国内不少企业因关税问题,成本大幅上升,一些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就公开怒怼特朗普,称其关税政策对加州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巨大伤害。

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还试图通过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为自己赢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俄乌冲突的和平计划,包括承认克里米亚地区为俄罗斯领土、“非正式”承认俄罗斯对部分占领地区的控制权等,以此换取俄罗斯在一些问题上的配合。但这些计划,一方面遭到乌克兰的坚决反对,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永远不会承认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并未完全买账。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方并不熟悉特朗普提出的乌克兰问题和平计划内容,俄罗斯将继续与美方开展相关工作,但不会陷入某种严格时间框架。

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角度看,俄罗斯也不会轻易倒向美国。美俄在能源领域是竞争对手,美国炸毁“北溪2”天然气管道,就是为了切断欧洲从俄罗斯获取廉价天然气的渠道,从而维护自身在能源市场的利益。此外,北约持续东扩,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动作,也让俄罗斯感受到地缘政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更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资料图)

对于中国而言,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被外部压力所左右。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中,双方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无论是在能源领域,还是在其他经济、文化等方面,中俄合作都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国也从俄罗斯的一系列表态和行动中,收到了积极的信号,那就是中俄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面对外部挑战时,会相互支持,共同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计划彻底破产,他在国际事务中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还让美国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而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通过明确的立场和行动,展现了自身的战略定力,同时也为中俄关系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既维护了自身利益,也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与俄罗斯等友好国家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