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近又在对华层面搞起了出尔反尔的戏码,24日突然宣布要切割中方的光伏产品。直接把反华的立场再次搬上了台面。荒唐的反华言论招致了中方反击,中方反将三军,作出了严正警告。



23日,英国能源大臣米利班德突然在议会上开始宣扬反华论调。他污蔑中方在进行强迫劳动的情况下产出了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他提出了切割中国光伏产业产品的议案。

诡异的是,这与几天前英国表露出的态度完全不一致。18日,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代表本届英国政府的态度发表了专访讲话,里夫斯表示要和中方加强合作,建立更深的友好关系,不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接触是愚蠢的。



结果,刚过了一周,英国方面就出尔反尔,用西方国家长期炒作的“强迫劳动论”来抹黑中方并借此宣布切割中制光伏产品的议案。

在此之前,英国还响应美国号召,派遣了威尔士亲王航母舰队前往亚太地区,并定于夏天前往日本进行驻扎。同时,美国也在光伏产品上做了大文章,东南亚各国的光伏产品关税被加征到了300%多,甚至在柬埔寨达到了3000%。



了解了这一系列情况,再回过头来看英国的操作,无非就是一种讨好美国的手段。可以看出,贪得无厌的英国政府既想对美国不断地示好,又想从中方的市场中分一杯羹。这样看来,英国做出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英国没有考虑到的是,他们对于限制中方光伏产品的议案,很可能并不是追随美国进行“补刀”,而是一种搬石砸脚的自讨苦吃行为。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国,全球产业链上都少不了中方的身影。就连排名第二的美国和第三的印度都少不了要在这一方面和中方挂钩。

美国的光伏产业工人之前在采访时候就是怨气极大,因为特朗普不停的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零件上加关税,搞得他们的订单量下降到了腰斩的水平,现在的利润连工厂都快扛不住了,无数工人都要面临着被裁员的风险。



世界第二大光伏产品出口国尚且遭遇如此困局,更别提英国,如果米利班德的议案全面铺开,英国的光伏产业怕是会直接停摆。别看所谓的西方人权组织看到议案后弹冠相庆。实际上真干活儿的官员都是忧心忡忡。

早在3月,英国就有议员初步提出了拒绝中方光伏产品的建议,但斯塔默政府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理由也很简单,中方的货物美价廉,还符合英国想要的环保低碳,你现在把他们的产品限制住了,以后英国的清洁能源发展还办不办了?



这次能源大臣为这样的议案站台,倒是拉到了不少支持者,但基本都是会得利的组件生产商、光喊口号不办事儿的人权组织、不是相关专业人士的议员等等。

这也导致了英国内部依然是反对声音重重,一些能源企业首先害怕成本暴增。政府官员们开始怀疑没了中方的货,其他地方能不能支撑住英国的大需求?保守党高官鲍伊甚至直接开始质疑英国还能不能继续搞绿色转型。



这些质疑都非常之尖锐,中方在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部件上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0%之多,全球不少希望搞绿色低碳能源的国家都纷纷上门来寻求与中方开展相关贸易合作。

这个时候,把中方的货停了,那些英国的组件生产商根本就扛不住极大的生产需求,到时候还是搬石砸脚,自讨苦吃。如果没有中方的光伏产品,米利班德自己反复承诺的低碳能源都很有可能将沦为政治笑话。



所幸的是,米利班德的这份议案还并未波及到整个英国,目前也只是适用于部分英国的能源企业,颇有试点的意味。也就是说,英国还有悬崖勒马的机会。

在这个节点,中方连将三军,对英国提出了最后的警告。第一,中方外交部曾经就所谓的强迫劳动、人权问题进行了严正声明。那只是为了干涉中方内政而炮制出污蔑中方的借口。



第二,中方驻英国的使馆发言人直接指出英国政客们的反华言论是荒唐可笑的,并且说明了如果英国继续这么做的后果——将商业问题和政治挂钩,恶意炒作会损害中企对英国的投资信心,同时损害中英的经济贸易方面合作。

第三,驻英大使在25日也表示应当共同抵址单边主义、贸易霸凌。并直接点明了妥协是没有用的,只能坚决抵制。希望英国可以保持自己自由贸易的传统,在原则问题上站在正确的一方。



中方连续反将三军,已经相当于提出了严正的声明和警告。一次比一次的话也说得更加清楚。如果米利班德的议案真的大规模铺开,英国必然会吃到巨大的恶果,毕竟中方对于类似情况的操作往往是对等反制,而非一味妥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