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报道,一则重磅消息在国际舆论场中激起千层浪。据《华尔街日报》23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部分商品的税率削减幅度甚至可能超过一半,意图缓解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全球关注,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再度成为焦点话题。

自今年2月初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随后,在4月初又执意抛出所谓“对等关税”,将中国输美商品税率瞬间推高至145%。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急剧升温,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更是处于一触即发的态势。而特朗普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也令全球股市遭遇了多年来最为惨烈的单周跌幅,其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这场关税战会持续升级之时,美国方面的态度却突然出现了180度大转弯。当地时间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表示,他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担心这会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仅仅5天后,也就是4月22日,特朗普再次在白宫表态,直言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太高,打算降低这一税率,并且希望能与中国谈判达成一项新协议。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特朗普本人,美国政府的其他高官也纷纷释放出类似的信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4月22日早些时候的一次闭门讲话中,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发出警告,向投资者坦言当前的关税僵局“难以为继”。他预计特朗普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在“极短时间内”将会缓和,尽管目前与中国的谈判尚未开启,且这场谈判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也呼应了贝森特的观点,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中美谈判已经启动,但强调特朗普希望外界知晓,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达成潜在贸易协议方面进展顺利”,正在为达成潜在协议“奠定基础”。



特朗普(资料图)

如今,美国政府考虑大幅削减对华关税,并且给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将对华关税降至50%至65%的区间。相较于目前145%的税率,这看似是一个大幅度的降低,但从国际贸易的正常税率范围来看,这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依旧会对中美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造成较大阻碍。

二是实施“分级征税”方案,即对美国认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而对涉及所谓“美国战略利益”的商品则征收至少100%的关税,且该方案计划在五年内分阶段实施。但这种将贸易问题政治化、随意界定所谓“战略利益”的做法,无疑是对正常国际贸易秩序的严重破坏。

其实,美国之所以急于在此时寻求与中国谈判,并考虑降低对华关税,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自身的经济已经在这场关税战中遭受重创。加征关税后,美国国内出现了罕见的股债汇“三杀”局面。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1月低0.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至1.8%,较1月低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报告特别指出,美政府4月2日推行的关税政策使实际关税达百年最高水平,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负面冲击”。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美国发动的这场关税战,不仅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反而让自身经济陷入了困境。



特朗普(资料图)

从政治层面来看,特朗普还需要考虑中期选举的因素。持续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民众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发展受阻,这无疑会对特朗普及其所在共和党的执政根基产生不利影响,动摇其选民基础。特别是美国的农业州,由于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关税战使得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严重受阻,这些农业州的经济利益受损严重。而这些农业州的选民在中期选举中的态度,对特朗普和共和党至关重要。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特朗普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关税政策。

面对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中国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头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绝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