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我们和兄弟姐妹的关系,早就不像儿时那样亲密。

各自成家有了孩子,大家各过各的生活,保持疏远又亲密的关系。

相处时不会知无不言,也不会有话直说,说话、做事多了几分分寸感,很多事情,要在心里掂量半天才决定说不说。

就像一个长辈告诉我的:

兄弟姐妹关系再好,也要隐瞒3件事,很现实。

第一件事:隐瞒你的人脉关系

有位读者在后台留言说,她小姑家的孩子成绩不好升不了学,知道她父亲有这方面的人脉后,让她父亲帮忙牵线给自家孩子找个学上。

她父亲答应帮忙,在中间又是请客吃饭、又是送礼的,结果礼送出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小姑因此埋怨她父亲办事不力,兄妹俩很长时间没来往,她父亲每次想起来都很后悔。

很多人觉得,兄弟姐妹之间,混得好的应该帮助混得不好的,有钱的应该帮助没钱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帮自家人帮谁呢。

这就是典型的“我弱我有理”的强盗理论。

父母对子女有托举的义务,因为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子女、不希望子女好的。

兄弟姐妹之间却没有托举的义务,帮是情分,不帮也没有什么错。

有时候事事都帮忙,反而容易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再好,也要隐瞒你的人脉关系。

人情是要还的,你帮兄弟姐妹的忙,欠了人情你要自己还。

事情办成了,兄弟姐妹顶多说句谢谢,夸赞你有本事,却不会想到你背后付出的努力;

事情办砸了,兄弟姐妹不光觉得你是个空壳子,没有什么大本事,还会不停埋怨你。



第二件事:隐瞒你的软肋和弱点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哪怕是一个爹妈生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人品也会有所不同。

老家的两个邻居,是兄弟俩,弟弟性格平稳、热情,爱交朋友,哥哥性格古怪、偏激,住在弟弟隔壁。

有一次过年,弟弟家来了好几个朋友,车停在他家门口,大家在屋里打牌。

哥哥怪弟弟的朋友停车挡着路了,站在弟弟家大门口骂街,弟弟面子上过不去,和哥哥吵起来。

哥哥来了一句:“你还敢跟这些人混,小心你老婆再跟别人跑了!”

一句话把弟弟的秘密抖落得人尽皆知,让弟弟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事儿只有他们自家人知道,据说是弟弟的老婆跟他的一个损友关系不清不楚的,被他发现后跟老婆大吵一架,跟损友彻底绝交。

弟弟和哥哥喝酒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事吐露出来,没想到居然成了哥哥攻击他的武器。

德谟克利特在《著作残篇》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亲人之间的嫌怨比与外人之间的嫌怨要难堪得多。”

有些人性格卑劣,没有底线,吵架的时候专门戳你的软肋,才不管你们是不是有血缘关系。

有时候,哪怕是兄弟姐妹之间,我们也不得不防“人性”。

你的软肋和弱点,能隐瞒就隐瞒,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三件事:隐瞒父母对你的接济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父母很难一碗水端平。

尤其是有的子女日子过得不富裕,父母看着心疼,总要时不时接济一下。

朋友兄妹三个人,他是大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朋友生了孩子没多久就失业了,他老婆又是全职在家带娃,两口子有房子要还、有孩子要养,他母亲知道后,悄悄给他转了五万块钱。

三十多岁了还要父母接济,朋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有一次和两个妹妹一起吃饭,朋友多喝了两杯酒,说起失业这件事,朋友说:

“唉,我最对不起咱爸妈,三十多岁了还让他们跟着操心,咱妈给我转五万块钱的时候,我心里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

当时,两个妹妹都安慰他,说渡过这个难关就好了,别的事情不要多想。

事后,两个妹妹却不止一次怪父母偏心哥哥。

朋友知道后,家在父母和妹妹之间,左右为难。

他父母也很无奈,两个女儿都有工资拿,儿子两口子光花钱不赚钱,他们不得多帮帮儿子吗?

有时候,亲情是很难讲道理的。

每个人都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

站在女儿的角度看,父母的确偏心;

站在儿子的角度看,他陷入困境继续家人的帮扶;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谁有难处都会帮。

与其因为父母帮谁不帮谁,让兄弟姐妹之间闹得不愉快,不如干脆隐瞒不说。



人际交往中,不是所有的话都要挑明了说,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如此。

隐瞒你的人脉关系,杜绝毫无节制地帮忙;

隐瞒你的软肋和弱点,是对自己的保护;

隐瞒父母对你的接济,是对亲情的保护。

别什么话都说,适当保持距离,反倒让亲情更和谐和长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