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大桃一般在每年7-9月上市,但6月初就有网上平台销售“平谷大桃”,最终,销售和配送的两家企业构成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4月2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批自2024年以来查办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违法开展商标代理等典型案例。从案件类型看,既有涉及“平谷大桃”、“银钻水泥”、知名汽车品牌滤清器等与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产品案件,也有擅自使用特殊标志、过期专利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等违法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八支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类案件的查办力度,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在外包装箱上非法使用“平谷大桃”地理标志

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发现某商贸有限公司利用网络平台直播间销售大桃,消费者下单后,由位于丰台区某市场的某某商贸有限公司配送。消费者收到大桃后,发现包装箱体上印有“平谷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字样。实际上,“平谷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北京市平谷区果品产业服务中心持有,而两家商贸公司并未取得相应资质,销售和配送“平谷大桃”构成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平谷区、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分别责令两家企业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

据悉,正宗“平谷大桃”一般有较为固定的上市时间(7-9月),本案中的假冒平谷大桃直播销售时间(6月初)与正常时间明显不符,消费者购买时要擦亮眼睛,谨防受骗。同时,“平谷大桃”已获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假冒“银钻”水泥存严重安全隐患

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对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当事人在经营场所囤积大量“银钻”牌普通硅酸盐水泥,经鉴别,上述水泥并非原厂生产。根据检测报告,该水泥氯离子含量达0.408%,远超国家标准的0.06%,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分别对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没收全部侵权及不合格水泥,并处罚款。

由于家装领域的行业特点,水泥一般由承包方供应,消费者很少自主采购。消费者与家装公司签订合同时,要明确水泥的品牌、等级等关键信息,一旦出现纠纷,可以通过举报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出租房内销售假冒知名汽车品牌滤清器

大兴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公安机关移送的线索,在位于大兴区长子营镇一出租房内一举查获5803件假冒品牌滤清器,涉及“奔驰”“保时捷”等高端知名品牌,主要面向汽配城等经营场所销售,货值金额达52万元。

大兴区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没收全部侵权商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消费者在购买知名品牌滤清器等汽配产品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价格畸低的仿冒产品,谨防上当受骗,同时保存好相关票据,出现问题时可依法维权。

在奥莱百货设专柜销售侵权服装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对某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权利人反映的线索进行核查,发现浙江某服饰有限公司在北京三家奥莱商城和一家百货商场设立了服装专柜,其所售服装上使用“鳄鱼图形+字母”的标志,与权利人的注册商标高度近似,极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依法没收全部侵权商品,并处罚款。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奥莱是消费者经常购物的场所,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大牌商品。商场主办方要加强对入驻商家的管理,查验品牌资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违法使用杭州亚运会“潮涌”特殊标志

根据举报线索,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对北京某书画院开展调查,发现该书画院未经杭州亚运会组委会授权,通过其网站发布虚假的人员名单,对名单中所列人员冠以“2023年中国杭州亚运会艺术形象大使”称号,并擅自制作印有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图形的荣誉证书,发放给诸多“形象大使”。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处罚款。

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以及“beijing2022”字样、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奥林匹克五环等图案属于特殊标志或者奥林匹克标志,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制造、销售或者将其用于商业活动。

科技“练字本”使用已失效的专利号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在对网络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巡查时,发现北京某书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某科技产品“练字本”和“练字摄像头”时,在网页和产品上均标示了专利号和“国家专利产品”等字样。经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述专利号已过期。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假冒专利行为予以责令改正,并没收违法所得。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专利是有有效期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购买标有“专利”字样的商品时,可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专利是否真实有效。

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虚构名目乱收费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相关线索,对北京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利用商标申请人不熟悉注册流程、注册收费项目以及认证事项的情况,虚构出“中国驰名品牌”“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认证事项,向申请人收取认证费用。此外,该公司还向申请人收取所谓“商标证书排版费”“证据保全制版费”“商标转让保证金、加急费”等非法名目且并未实际支出的费用,严重侵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警告和罚款。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申请商标注册不需要进行相关认证,也不收取“商标证书排版费”“证据保全制版费”“商标转让保证金、加急费”等费用。如遇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巧立名目收取费用,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