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皇城书坊“微课堂” 皇城书坊供图
“这借书太方便了,手机扫码就能带走,还不收一分钱!”“以前接孩子放学只能在路边等,现在有了移动图书馆,利用这段时间看看书,感觉很充实。”……今年年初,西安皇城书坊推出的“移动图书馆”公益项目,将图书馆搬到学校门口,让更多读者享受到阅读的便捷,受到市民读者的欢迎。
作为陕西省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尝试,皇城书坊由政府与企业携手共建,开创了省内政企合作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先河。目前11家门店已在西安市新城区、雁塔区、碑林区等多个辖区落地生根,形成了一张便于市民随时踏访的“阅读地图”。
家门口的最美阅读空间
一位读者在皇城书坊读书 张惠妹 摄
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三秦最美公共阅读空间”的皇城书坊,紧邻西安明城墙,青灰色的4层小楼隐匿于皇城坊历史文化街区之中。门口几棵老槐树,枝叶扫过二楼窗户,给书坊添了几分古朴和宁静。走进书坊,1500 平方米的空间里,1万多册书籍整齐摆放,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香,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阅读氛围。
每个周末的清晨,家住朝阳门外的郝女士,总是会陪着五年级儿子乐乐(化名),在皇城书坊里享受难得的亲子阅读时光。“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郝女士告诉记者,两年前偶然得知这处隐于市井的阅读空间后,便开启了与书店的双向奔赴。
“这里离我家很近,走过来也就十分钟,环境也好,阅读氛围浓厚,所有书籍可以免费借阅。“郝女士表示,儿子通常会抱着几本科普或绘本找个角落坐下,而她主要负责在旁边陪着,翻翻自己感兴趣的书。母子俩保持着各自的阅读节奏,偶尔看到有趣的内容,就凑在一起讨论两句。乐乐最近刚迷上了科普漫画《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和《米吴科学漫画》,现在每到周末,他都要在书店看完一册,再缠着妈妈登记借一册带回家。
书坊不定期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是郝女士与儿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活动中,母子依偎在一起,听老师讲解一本本充满奇思妙想的绘本,从童话里的魔法世界到现实中的温情故事,他们共同探讨、相互启发。“以前孩子在家总爱看电视、玩手机,自从常来书坊看书后,他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读书的这几个小时里,他心也静下来了,知识储备量也提高了,作文明显写得越来越好。”郝女士满脸欣慰。
“我们朝阳门店目前一二层是阅读区、有声图书馆区、民建专区、非遗展示区等,三四层是人才孵化基地。”皇城书坊负责人师良介绍,自运营至今,皇城书坊开展线下活动累计400余场,参与总人次有6万余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校门外的“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受到学生欢迎 刘青 摄
今年2月13日,新学期伊始,西安市莲湖区郝家巷小学的孩子们在校门口惊喜地发现了一辆特别的“书车”。红蓝配色的车身,明亮的玻璃窗,里面整齐摆放着一排排书籍——这是皇城书坊和北关街道自强社区共同推出的首个“移动图书馆”。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这个新颖的阅读空间成了校门口的焦点:放学的孩子们拉着家长来挑选绘本,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们翻阅着小说,路过的老人也会驻足浏览报纸杂志。原本低头刷手机的人群,现在三三两两聚在这里安静阅读,大家都觉得这个创意很新颖。
看到首站取得的良好反响,4月10日,第二站“移动图书馆”出现在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西光社区。这一站的服务范围更广,覆盖了西光实验小学、西安市黄河中学等5所学校周边区域,惠及附近数十个小区的居民。“这一站计划服务半个月,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后续我们会根据居民和学生的反馈,考虑是否延长服务时间。”皇城书坊业务部负责人赵亚波介绍道。
为了方便学生借阅,“移动图书馆”贴心地为不同人群设计了两种借阅方式:扫码借阅和手写登记。每本书的借阅期限是7天,还书时既可以选择在移动图书馆归还,也可以就近还到任何一家皇城书坊门店。
“移动图书馆”的书籍都来自皇城书坊的精心挑选。考虑到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和社区居民,工作人员准备了800—1000册图书,涵盖文史、科普、儿童绘本等多个类别。这里平均每天会迎来二三十位读者,借阅量在10本左右。
现场,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挑选图书。陈女士带着一年级女儿借了一本《绿野仙踪》,她说:“孩子从小就爱看书,现在校门口就能借到书,不用特意跑图书馆,实在太方便了。”陈女士一边填写借阅单一边说。
西光中学初二学生魏怡婕正在翻阅《古罗马神话故事》,这个热爱写作的女孩已经完成了三四部小说,最近正打算创作一部玄幻题材的作品。“平时我就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今天正好在这找到这本书可以借鉴一下。”
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营观察,赵亚波发现来借书的学生们有两个很好的习惯:一是都会按时还书,二是真的认真阅读——很多还回来的书上都有铅笔做的标记。“我常跟孩子们说,可以用铅笔做记号,但别用钢笔,因为书还要传给其他小朋友看。”他感慨道:“看到他们在书上留下阅读的痕迹,觉得很欣慰,这说明孩子们是真正沉浸在书中的世界。”
望着三三两两围在图书车前阅读的身影,赵亚波眼中充满期待:“希望这个小小的移动书车能让更多居民爱上阅读,特别是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尖上的“有声图书馆”
今年1月,在西安火车站熙熙攘攘的候车大厅里,一块红色展板吸引着往来旅客的目光。展板上“西安市新城区总工会有声图书馆 火车站管委会旅客服务中心职工书屋”两行大字赫然在目,旅客只需驻足片刻,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即刻进入有声书的世界,体验“指尖阅读”的便捷。
“这是我们数字化阅读服务的全新尝试。”师良介绍道。目前,皇城书坊已在西安市的政府、机关、学校、社区等地建设并投入使用超50 座有声图书馆,线上服务人群达十万余人。这些有声图书馆内容丰富多元,涵盖儿童文学、历史经典、健康养生等八大板块,并且后台定期更新内容,广大市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畅听、畅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便捷的方式,让阅读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师良说。
“我们计划在门店增设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师良向记者透露书坊即将推出的新服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将通过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压力不小,”师良解释道,“我们希望能为他们打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倾诉空间,通过早期干预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困扰。我们期待通过专业的心理服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每个孩子都能阳光自信地成长。”
“皇城书坊不仅仅是一个书店,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师良表示。未来,书坊将在现有11家门店的基础上继续拓展,目前正在酝酿“书店+文旅”的创新模式,让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张惠妹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高思佳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