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4月25日下午,陕西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实务研讨会在西咸新区举行。

本次活动以“强化海外知产保护,助力企业出海远航”为主题,旨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机制,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及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的举办地西咸新区近年来大力推进“技术出海”,组建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联盟,设立60余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离岸创新创业平台,组建全国首个未来农业方向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创新联合体,成立西北首个科技企业“技术出海”专业服务团,以开放举措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活动现场,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办公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专利快速预审及快速维权、海外知识产权应对指导、秦创原未来产业聚集区产业专利导航等领域为西咸新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以及陕西氢易能源、四维数邦等科技企业与秦创原专利池运营单位沣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签订了秦创原专利池联盟生态共建框架协议和入池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是加快构建秦创原专利池联盟生态的重要举措,对于带动更多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加入专利池、探索多方共同打造陕西省专利池样板具有重大意义。

在推介环节,沣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同志介绍了秦创原专利池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建设概况、运营措施及服务、好处和作用等内容。西咸新区推进秦创原专利池是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相关政策、贯彻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方案的陕西实践,在应对产业竞争加剧、创新专利管理运营模式、提升专利利用效能、增强产业抱团竞争力、减少专利诉讼风险、促进技术共享与标准化、加快存量专利盘活、做优增量专利、推动企业融资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汇集重点产业专利数据,构建“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法律、知识产权、金融等)+政府”多方共建联营机制,探索专利交叉许可、开放许可,推动高价值转化落地,形成了专利转移转化的西咸实践。

在主题分享环节,来自省高级人民法院、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西北大学等相关专家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分别做主题分享,围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政策解读、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和典型案例分析、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检察经验分享、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诉策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路径之仲裁、PCT国际专利申请及海外专利布局等议题开展深度解析,为科技企业赋能。随后,省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东盟十国法律环境概览》《海外知识产权实务指引》(中东欧四国)两项成果。

省知识产权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机构以及西咸新区氢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机器人等产业聚集区产业链企业150余人参加会议。

据了解,2024年西咸新区围绕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三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专利池,建成全省首个专利池线上系统,形成高校库、企业库、专利库、人才库四大数据库,汇集全省三条产业链专利18773件、高价值专利600件,编制了三条产业链专利图谱和专利分析报告,为产业专利布局、专利供需对接、研发方向制定等方面提供指引。依托秦创原科技大市场建设线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联合专业机构,搭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支撑体系,组织校企精准对接活动10余场,利用西咸新区“1+6+3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池内专利转化赋能,推动专利以许可、转让等多种方式转移转化83个。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推动更多科技企业、高校院所入池,加快形成秦创原专利池联盟生态,进一步扩大秦创原专利池规模,深入实施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秦创原专利池运营机制作用和天然优势,持续盘活高校院所的存量专利,做优增量专利,推动更多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加强专利池数据资源供给,深入开展专利导航和分析预警,助力专利布局和应用研发;积极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保险等方面积极探索,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通过构建“专利+金融+产业”协同生态,加速专利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全省重点产业专利转化运用提供示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