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土拍,疯魔了。最典型如上海,几乎是批量生产新地王。



2月20日出让4块宅地,总成交159.2亿,整体溢价率超33%。热度最高的虹口地块溢价率达38.2%,折合楼面价约11.75万/㎡,拿下全国楼面价TOP3。

排在TA前面的,分别是去年8月由绿城拿下、楼面价约13.1万/㎡的徐汇滨江地块,以及去年12月由宸嘉发展拿下、楼面价约12.6万/㎡的徐汇龙华地块。


在七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楼面价TOP3就洗牌了一遍。上周,上海静投置新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以总价5.62亿竞得静安寺社区两宗地块。其中一幅风貌住宅地块,折合楼面价约16.23万/㎡!这是上海新地王,也是全国的!



“世界总价地王”快诞生了

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上海正在“怀胎”全国总价地王,甚至可能是全球的总价地王!

近日,徐汇区规划局公示《上海市徐汇区斜土社区C0303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125、127b街坊局部调整公众参与草案》。

而在1月27日,徐汇规资局正式公布了东安新村的规划,先来看下具体信息:









上海徐汇区东安新村旧改项目预计以总土地市场价577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总价最高的“地王之王”,超越此前香港中环地块50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的纪录。

以下是该项目的关键信息及背景分析:

位于徐汇区内环内的东安路两侧,紧邻地铁4号线、7号线东安路站,北至零陵路,南至中山南二路(内环高架)。

规划住宅:39.82万㎡(容积率2.6,限高100米),预计提供约2000套150-250㎡大户型住宅。

商办及研发:10.45万㎡商办(含195米标志性建筑)+7.74万㎡研发。

教育及公共服务:4万㎡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幼儿园+2万㎡社区设施。

土地成本与预期收益: 总土地市场价约577亿元(住宅530亿+商办31.35亿+研发15.5亿)。货值预估住宅按20万/㎡售价计算,总货值达800亿元,单盘销售或创全国纪录。开发节奏预计4年售罄,年均销售额200亿元,或成全国销冠楼盘。







2025年全部签约的东安新村目前已经飞速拆平,即将进入土地出让阶段。



“地王年”让楼市更健康

不止上海,很多大城市都在今年孕育“新地王”。

杭州开年以来成交5宗宅地,4宗都是溢价成交,其中拱墅区湖墅单元地块溢价率达71.25%,并以楼面价约6.4万元/㎡刷新杭州单价地王记录。还有苏州,工业园区金堰路西、金鸡湖大道北地块经过122轮竞价,以14.29亿总价拍出,成交楼面价约2.7万万元/㎡,溢价率达21.6%。

2月,郑州一宗宅地出让,溢价率达87.5%,创近4年来溢价率新高记录。今年土拍已经定调,高溢价、高地价将是主旋律。

接下来的广州土拍,应该也是如此。3月31日,天河区黄埔大道以南AT091007地块(又称天河金融城起步区007地块)、天河区大观路以东、奥体路以北AT1003008地块(又称世界大观四期地块)将会进行限时竞价。这三宗宅地,无论位置还是景观资源都是王炸级别,相信竞拍情况也不会让大家失望。

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人为、有计划地拔高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土地价格。这么做的好处,最直接的就是拉动市场信心,竖立价格标杆,让房企有更大空间,建更好的楼盘。


历史地王对比:

香港中环地王(2021年):恒基地产以50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竞得中环新海滨商业地块,楼面价约33.87万港元/㎡,此前为全球总价地王。

上海徐汇滨江地块(2024年):绿城以楼面价13.1万/㎡竞得,位列全国单价地王前三。而东安新村项目总价远超该地块,且单价因规模效应更低。

政府通过释放核心地段优质地块,拉升市场预期,为房企提供利润空间,间接托举周边房价。例如,杭州、苏州等地也出现溢价率超70%的高价地块。

政策导向明确:核心城市核心地块高价出让,吸引头部房企竞争;平价地块则面向中小房企,形成市场分层。此举旨在稳定房价并推动楼市回暖。

尽管东安新村地块总价高、拆迁成本近500亿,但其内环区位、学区配套及稀缺性吸引了多家房企竞逐。路透社消息称,多家房企正筹措资金参与竞标。

扣除拆迁、建设等成本后,实际利润率或与普通制造业持平,政府更关注资源配置优化而非短期盈利。

地王频出可能推高房价,加剧普通购房者压力。历史经验(如2009年上海长风地块70亿地王)显示,高地价往往伴随市场过热风险。

若东安新村地块顺利出让,将刷新全球土地交易纪录,并成为上海城市更新与楼市分化的标志性事件。其开发模式或为其他核心城市提供参考,但需警惕高地价对市场稳定的长期影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