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两个邻国,时隔近6年再次濒临战争边缘。

据观察者网报道,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重大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这是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以来,印控地区最严重的恐袭事件。上次就造成了印巴紧张军事对峙,双方甚至还爆发了空战和炮击。这次事件的走向,和上次极为相似。



恐袭发生后,印度政府便第一时间指责巴基斯坦政府“支持跨境恐怖主义”,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巴方。随后,正在访问沙特的莫迪紧急回国,并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措施,包括暂停供水、关闭口岸、驱逐外交官。这些举措,相当于完全中断印巴之间的经贸以及政治往来。尤其是暂停供水的做法,势必会刺激局势加速升级。巴基斯坦方面的态度同样非常强硬,对印度关闭了领空,下令境内除部分宗教人士外的所有印度公民限期48小时内离境。

可以肯定的是,这只是印巴之间的第一轮交锋,如果局势得不到迅速降温,很有可能还会爆发军事冲突。目前来看,靠印巴双方保持冷静已经不太现实。恐袭发生后的第二天,莫迪政府在未拿出任何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就一口咬定实施此次袭击的恐怖组织得到了来自巴基斯坦方面的支持,摆明了就是想要把事情闹大。



莫迪虽然成功连任,但他的支持率已经明显不如前两个任期。究其原因,还是经济发展放缓、贫富差距过大等内部矛盾积压已久。如今特朗普上台,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印度也未能幸免。这对莫迪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也促使莫迪需要利用外部矛盾,来转移民众视线。而且这次恐袭事件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莫迪政府需要给当地民众一个交代。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选择将责任全部推到巴基斯坦身上。

事实上,这次恐袭事件并非没有组织认领。事发后,激进组织“克什米尔抵抗运动”就在社交平台上承认策划并实施了此次袭击,该组织是虔诚军等巴基斯坦激进组织的分支。长期以来,巴基斯坦自身都受到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的威胁,根本没有精力给印度方面一个交代,而且巴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没有向恐怖组织提供军事暴力支持。



而既然巴方给不出印方想要的交代,借鉴上次普尔瓦马袭击的经验来看,莫迪政府很有可能会以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为由,越境对巴方发起空中或炮火袭击。所以接下来,印巴之间的空中交锋有可能将成为重头戏。虽然巴基斯坦整体实力要更弱,但这些年来得益于中方的支持,巴铁手中还有歼-10C这样的利器,完全不惧印方的阵风战机。

不过冲突并非完全无法避免,印巴双方很难保持克制,但国际社会如果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尽快推动局势降温,冲突仍然有可能避免。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印度,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中方日前也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乍一看表态似乎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大相径庭。美方不可能不清楚,这次恐袭事件有可能引发印巴之间的军事冲突,此时表态全力支持印度,明显有站队的嫌疑。但中方的表态明显更加谨慎,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所以中方自然会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没有明确表态支持谁。

考虑到当前印巴潜在的冲突风险,国际社会应该像中方一样谨言慎行,避免任何有站队嫌疑的措辞。打击恐怖主义绝对是正确的,但也不能成为某些政治势力挑起战争的借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