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以“慧聚科创 城就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海湾区科创大会在金山区召开。会上,一批项目和个人获得金山区科技创新奖励表彰,上海湾区类器官中心揭牌、电合成新技术研究所启动,上海交大知识产权平台合作顺利签约,6个科技企业项目正式落地、2家企业获新型研发机构授牌、10个数智化解决方案应用场景现场发布,上海湾区科创城科技成果展顺利启动。


擘画蓝图,共启科创新篇

总占地面积7.4平方公里的上海湾区科创城,屹立于金山滨海区域的核心腹地,肩负着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重任。这里不仅是金山区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先锋阵地”,是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典范样板”,更是培育创新源头活力、汇聚高端创新资源的“核心枢纽”。

当下,科创城内建设热潮涌动,上海湾区中科生态数字港、上海湾区东湖国际创新中心及上海湾区大厦等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一幅幅未来产业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55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产业空间即将璀璨亮相,标志着上海湾区科创城的建设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

会上,金山区副区长罗明陨在介绍上海湾区科创城发展成果中表示:“上海湾区科创城在过去一年中,秉承‘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共建’的理念,立足‘一核两区’功能布局,奋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未来,上海湾区科创城将锚定‘1+4’主导产业,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服务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签约颁奖,赋能产业生态

大会现场颁发了金山区科技创新成果奖与科技创新人才奖。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科技企业项目以及丁相卿等10位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获得表彰。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2家单位获得“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授牌。

金山区科委与上海交大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交大知识产权平台的学科资源、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及知识产权运营经验,双方将围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战略合作。金山区山阳镇与上海万何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为上海湾区类器官中心揭牌。沃钛思、燊济实业等6家企业与所属镇政府、园区签定落地协议,项目覆盖生物医药、半导体、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升级,为金山打造多元化创新生态注入强劲动能。另外,围绕“活力湾区”“美丽湾区”“幸福湾区”建设,大会还集中发布10项数智化解决方案应用场景,为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创新范式。

活动中,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团队正式宣布,国内电合成领域首个产业化研究所在金山成功落地。据悉,研究所将通过创新关键技术,开发新设备,形成自主可控成套工艺技术,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同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赋能长三角电合成新技术产业发展。在项目建设初期,研究所将以两个中试项目建设为重心,同步推动电合成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在两年时间内实现中试熟化及产业示范,并不断论证及建设新的电合成项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