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 孔令晖 通讯员 尹 潇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一曲《幸福大湾村》在舞台上响起,唱出了村民的心声。此前,大湾村入选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由村民自编自导的“村晚”,通过歌曲、舞蹈、小品、戏曲以及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大湾村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幸福大湾村》的创作者和演唱者均为大湾村村民。演唱者之一、“90后”村民杨帆激动地说:“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作为大湾村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

近日,“唱村歌游安徽——我的家乡我的歌”2025安徽省“四季村歌”首场展示活动在大湾村开启。现场村歌嘹亮,村民欢呼,“村潮”涌动。活动摒弃了舞台搭建和电子屏,以村庄、民舍为背景,将村民广场、乡间道路、麦田菜地化作天然舞台。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说:“村里的故事就该由村民自己讲述!”

村民既是村歌的创作者,又是演唱者。大家在田间劳作时即兴而歌,在休憩时随口哼唱,在嬉戏游玩时纵情欢唱,以歌传情,畅快淋漓。湖北游客杜红艳在台下打着节拍感叹:“原以为是专业演员,没想到是乡亲本色出演,特别亲切。”

近年来,大湾村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精心打造农民大舞台、民俗文化馆、大湾红色书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场所,让民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提升了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金寨县花石乡乡长刘丽娟说:“每个村都有文艺团队,‘村晚’节目由村民创作、文化特派员指导,实现文旅融合、非遗传承、农产品推广一体化。”

文化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16年以来,大湾村坚持因地制宜,建茶厂、开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产业新路。2024年,大湾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9.7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1万元。

在活动现场,村民汪珍的竹笋摊不到一小时便卖出百余元。“游客多了,我家土菜馆生意很红火!”她笑道。刘丽娟介绍,大湾村去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旅游收入逾9000万元。“我们正升级旅游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刘丽娟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