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学术指导,鲁南制药启达力®荆防颗粒独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第八期节目《陇脉医承》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首播,并于4月26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18:00档重播。节目将带领观众领略当地的中医药传统技艺及前沿发展,在底蕴丰厚的医脉传承中,感受甘肃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根据CSM全国网数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前七期节目电视端观众规模已达2.5亿人,35中心城市节目平均收视率达0.99%,最高收视率达1.16%。在微博平台上,#中国中医药大会#主话题阅读量达20.5亿次,众多网友点赞节目是“宝藏综艺”,称“狠狠涨知识”。


针灸传承,银针串起千年医脉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技艺,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鼻祖皇甫谧,正是诞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陇原大地,他撰写的《针灸甲乙经》更是成为后世医学典范。本期节目邀请的首位宝藏分享人、甘肃医学院皇甫谧学院院长刘君奇,正是皇甫谧针灸的传承人。节目中,刘君奇将从皇甫谧的针刺手法中探寻针灸技艺的精髓。研习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6载,当宝藏分享人刘君奇面对火针秒刺挑战,会表现出怎样的惊人技艺,本期节目带您一探究竟!


探秘“神仙粥”

传承敦煌医学中的中医智慧

“神仙粥”里无神仙,古法食疗代代传。在甘肃的中医药文化中,医食同源的理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期节目中,宝地体验官兴恺晨将走进敦煌夜市,探寻敦煌医学的神奇之处,以及“神仙粥”中蕴藏的古代中医养生智慧。


“神仙粥”是敦煌当地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敦煌遗书《呼吸静功妙诀》后附的一剂食疗方。而敦煌遗书中还藏有世界最早的食疗学专著《食疗本草》,其中记载了千百年前古人的花式养生法,时至今日,木瓜、胡桃、韭子等食材依然活跃在当代人的食谱当中。节目中,宝藏分享人、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金田还将为观众现场讲述敦煌壁画背后的医疗故事。


陇药新篇:天然药仓释放无限可能

“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甘肃不仅有着封存于古老经卷当中的千年智慧宝藏,还因其生态类型丰富多样,孕育出不少品质上乘的道地陇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陇药就是岷县的当归。宝藏分享人、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晋玲现场为大家讲解岷归的分辨方法,现场嘉宾也以岷归为例,说明了中药里道地药材对中医疗效的重要性。


为提升中药材的品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甘肃在陇药新品种研究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宝藏分享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杜弢带来“松鸣一号”。“松鸣一号”的诞生,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其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10倍的告依春含量,让药性更强、药理作用更明显,还能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中,提高陇药的产量和质量,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鲁南制药再度冠名:提升品牌的信赖和好感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由鲁南制药启达力®荆防颗粒独家冠名,这也是鲁南制药继冠名第一季后再次与节目携手,可以说是企业一次精准、成功的品牌战略布局。


鲁南制药启达力®(荆防颗粒/合剂)作为一款现代中成药制剂,源自经典名方,取自道地药材,严于规范炮制,成于现代工艺,与《中国中医药大会》“探寻千年医脉,致敬古今大医,洞悉中医智慧”的使命相互呼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级媒体,拥有广泛的受众覆盖面、强大的文化引领力。鲁南制药通过总台的传播,快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同时,《中国中医药大会》与当前国家“文化自信”与“健康中国”的政策导向十分契合,通过与节目合作,也有力提升了鲁南制药的品牌高度和品牌温度,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好感。


排版 | XG

审核 | 林莹

更多精彩专题




创刊44周年

www.ad-cn.net


视频号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传到公众号后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