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蓉城,万企聚英才,就业市场近日迎来"春日冲刺"热潮。由四川省工商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多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在西南交通大学成功举办。活动当日,700余家民企、国企携2.2万个岗位入场,吸引1.15万名学生投递简历4.37万份,近千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在这场"春招盛会"现场,AI求职赋能、政策咨询、简历诊断等公益服务同步展开,展现了政校企协同发力的务实成效。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系着经济大局。作为活动的重要承办方,成都市工商联聚焦就业难题,多措并举,在促就业的"大棋盘"上落子有声,以春风化雨之势,破壁垒、通梗阻、强生态,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深挖产教融合潜力 筑牢校企互嵌根基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通威集团成功建立了涵盖硕博研究生、本科生及职业技术人才的三级校企战略合作体系,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通威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涵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推荐等多个方面。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让高校实验室的"书架成果"加速转化为企业车间的"货架产品"。
校企高频互动的背后,离不开工商联破冰搭台的系列实践。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校企握手",而是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嵌合。成都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以"百城千校万企"行动为抓手,推动校企合作从"点状对接"迈向"系统融合"。自2021年起,成都市工商联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大学等15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信息交流、产教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引导民营企业与高校互建"实习实训基地"和"后备人才基地",探索订单式培养、学科共建等新模式。
这种嵌合效应正在形成规模化输出。"我们以城市公司为单位,深耕所在地本地高校生源。"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协助建设人才实训基地,通过每年度暑期实习生夏令营、校企互访等活动加强联动。"集团发起'鲲鹏计划'第一代大学生就业支持项目,以'政+校+企+社'多方联动的模式,进行资源整合、促进优势互补。"彩虹集团的"鲲鹏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
织就精准匹配网络 激活数字平台效能
活动现场,西南交通大学推出的AI生涯咨询师"阿悟"掀起热潮:通过"教练式"提问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它能够综合运用生涯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阿悟'不会直接给答案,而是帮助学生理清职业规划底层逻辑。"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线下对接热火朝天,线上平台更显数字脉动。"登录'蓉商聘'人才端平台,输入专业、意向岗位等关键字,带有'职位亮眼'标签的招聘信息瞬间弹出。"这是活动现场一位受访同学的求职初体验。
"蓉商聘"是成都市工商联打造的人才技术服务平台,为人才供给端与需求端提供优质服务。截至2025年4月,平台入驻民营企业1800余家,发布岗位信息1.3万余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4万余个。"平台精准推送简历,招聘效率更高了。"新希望集团有关招聘负责人感慨。依托大数据算法,平台将企业需求与人才标签智能解析,匹配成功率较传统方式得以大幅度提升。
成都市工商联有关人员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工商联将探索科研创新、技术研发等新型合作模式,同步运用大数据、AI技术升级服务平台,实现岗位供需更智能的匹配。"
拓展协同服务维度 构建就业生态圈层
促就业非一时之功,需构建可持续生态。成都市工商联与市人才办、市人社局等部门建立多方协调促进就业工作机制,共同落实服务民营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工作举措。
"我们将有关社会保险补贴、以工代训、职业培训、人才发展等法律法规和惠企政策措施,及时推送给商协会和会员企业。"成都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成都市工商联强化就业政策宣传,政策宣讲网络越织越密,引导行业商协会和民营企业,把吸纳高校毕业生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行动。积极开展对企业的走访交流,了解收集有关生产经营、招工用工、人才政策落地情况,并联合各级人社部门走访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
服务的半径持续延伸。2024年,成都市工商联在成都大学联合省市部门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240余家知名民营企业入场,吸引川渝两地30余所高校6600余名学生参与,企业累计接收简历1万余份,为成渝双城人才流动搭建桥梁。成都市工商联还联合市台办、市人社局承办"两岸(川渝)青年就业创业发展交流会",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台湾青年群体。
品牌效应日渐凸显。成都市工商联积极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校企合作品牌活动,吸引优质民营企业和高校参与,形成示范效应。在本次2025"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中,通威集团、基准方中、超宇集团等成都市工商联重点会员企业亮相招聘会,提供了科技、电子、建筑、金融等众多高质量岗位。
"此次现场招聘,不仅让我更清晰把握企业用人标准,还能针对性地查找出自身知识结构与岗位要求的差距,为后续能力提升指明方向。"活动现场,一位参与招聘的学生感慨道。
高校毕业生面临职业方向困惑与就业市场认知不足的双重挑战,而工商联精准服务的介入,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的岗位适配度与行业认知水平。从校企深度嵌合,到数字平台精准匹配,再到协同释放合力,成都市工商联以"一门心思务实功,不遗余力求实效"的姿态,为"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注入鲜明的"蓉城特色"。锦江水暖处,蓉城春浓时,这场春天的职路之约,正在为万千学子点亮前程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