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依然是人们汲取知识、丰富内心的重要方式。
4月25日,四川省第三届“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大会在眉山市东坡区三苏祠启贤广场启动。大会以“书香天府·悦读四季”为主题,通过多元活动打造贯穿全年的阅读盛事。现场同步发布的《四川省2024年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阅读正以传统与数字共生的姿态,在四川8300余万居民的生活中绽放光彩。
纸电并行成主流
调查显示,四川省全民阅读总指数为69.27%,其中居民个人阅读指数达73.89%,彰显出四川居民对阅读的高度热情。
在阅读方式上,四川居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纸电并行” 已成为主流阅读模式 。2024年,四川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96本,高于全国成年国民的4.79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95本,也高于全国的3.52本。
从看书到“听书”
阅读方式愈发多元
87.3%的成年居民认可阅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人均每天花22.97分钟阅读纸质图书,虽略低于全国的24.41分钟,但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80.9%,其中80.1%通过手机阅读,显示四川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移动端阅读的依赖,同时也不放弃对纸质书阅读体验的追求。
41.3%的成年居民更倾向“阅读纸质图书”,而28.4%选择手机阅读,17.7%青睐听书。
全民阅读活动成效显著
四川成年居民对本地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达75.1%,参与度62.2%,参与过活动的居民满意度达81.6%,高于全国的73.2%。四川的“天府书展”“书香天府·全民阅读”等活动早已成为文化名片,每年都吸引大量市民参与。2025年各地的全民阅读日系列活动,融合诗词文化、科幻对话、少儿阅读、城市记忆等多元内容,为市民打造精神文化盛宴。
未成年人阅读
引导需加强
报告显示,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85.9%,略低于全国的86.6%。人均阅读量10.39本,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长26.20分钟。数字化阅读接触率76.9%,略高于全国的75.1%。
随着数字化阅读接触率的提高,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分配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时间,培养深度阅读习惯,亟待解决。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过度依赖电子设备阅读,容易受到网络信息干扰,难以专注于深度阅读,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对待数字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全民阅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地铁里的数字浏览、校园中的集体晨读、通勤路上的音频聆听,共同勾勒出新时代立体化的阅读图景。正如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总编辑杨平所言,数字时代的阅读生态需在技术便利与深度思考间寻求平衡。多方协作和技术创新,既能应对碎片化挑战,也能构建可持续的全民阅读文化。“未来的方向应是‘人机协同’——AI辅助信息筛选,人类专注深度创造,最终实现‘高效而不失深刻’的阅读未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图据 本报资料图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