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凌晨,俄军对基辅市中心及斯维亚托申斯基区、戈洛谢耶夫斯基区等多个区域实施打击的行动对当地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不仅多栋民用建筑被夷为废墟,舍甫琴科区和斯维亚托申区更是发生了巨大火灾的在当地引起巨大的恐慌。

然而这场人道主义灾难背后,更致命的是美国对乌克兰的背刺,将停火谈判破裂的责任悄然转嫁给乌克兰总统的行径,彻底暴露了西方阵营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撕裂与利益博弈。



自2025年以来最猛烈袭击

据目击者与官方消息,空袭于凌晨1时左右突袭基辅市中心,连续爆炸在斯维亚托申斯基区、舍甫琴科夫斯基区等核心地带响起,使得现场火光冲天,浓烟弥漫。

基辅市长克利奇科表示,此次的空袭行动不仅导致了基辅、哈尔科夫、日托米尔等9个州均受波及,更严重的是居民楼、变电站及热力管道均有受损。



变电站损毁直接引发了区域性停电,热力管道破裂导致火势蔓延至市中心,多辆汽车及商业建筑均有受损,多地因为这样的意外而突发火灾的,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莫大的危险。

空袭造成基辅市供水管道破裂,舍甫琴科夫斯基区部分区域停水,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局已调度84名救援人员与22辆设备投入抢险,但持续空袭警报迫使民众避难,救援行动面临阻碍。



据市长所说,此次的空袭中至少导致了9人死亡、并伴随有多人受伤的局面,甚至截止到今天上午,仍有部分普通民众被掩埋在废墟之下的生死不明。

而此次的空袭事件此次空袭被基辅市军事管理局定性为“自2025年以来最猛烈袭击”,克利奇科在最新声明中强调,俄军“系统性摧毁民用设施”的行径已突破人道底线,呼吁国际社会施压制止战争升级。



乌克兰空军在社交媒体“电报”平台警告称,俄军发动“混合式空袭”,出动导弹与无人机对基辅展开协同攻击,初步信息显示,俄军疑似从图-95战略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并辅以无人机“饱和式打击”。

而面对俄军的空袭行动,基辅启动防空系统的进行全力拦截,但碎片仍对地面建筑造成严重破坏,克利奇科市长指出,其中还有部分导弹残骸击中非居民区,直接加剧了次生灾害的风险。



俄军的战术转变

2025年的乌克兰战场,俄罗斯正以“熬鹰战术”消耗对手,能源管道瘫痪、西方内耗、乌军补给枯竭,每一步都精准打在乌克兰的七寸。

欧洲“觉醒太迟”,若德国大选后真能推进防务自主,或成局势转折点,但特朗普的“离间计”已让西方阵营摇摇欲坠。



4月以来,俄军对乌克兰的袭击频次与强度显著提升,据亲俄消息源披露,6日俄军对基辅地区发动13次打击,摧毁了装配无人艇控制系统的关键车间,并导致乌军特种兵训练基地百余人丧生。

而不仅是俄军在战术上对乌克兰的压制态度,其中西方盟友国对泽连斯基的态度才是让此刻的在俄罗斯感到崩溃的缘由。



乌克兰的至暗时刻,恰逢美国政策剧变,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军援彻底断供,580亿美元订单肥了军火商,前线乌军却弹尽粮绝。

因此可以说过泽连斯基的愤怒不仅源于俄军暴行,更因美国态度的急转直下,他公开指控美国未施压俄方接受无条件停火,而白宫却将谈判僵局归咎于乌方“缺乏妥协意愿”,将停火困境归咎于乌克兰领导人的决策失误。



这种论调不仅折射出美国内部对俄乌政策的分歧,更揭示了国际政治中复杂的责任博弈与权力角力。

他将俄乌冲突的爆发归咎于泽连斯基的“错误决策”,声称“本不该发生的战争因乌克兰领导层的选择而爆发”,并指责泽连斯基过度依赖美国军事援助,称其“只会索要导弹”,却未能有效推动停火谈判。



更致命的是,特朗普逼迫乌克兰签署“矿产殖民协议”,以控制港口、能源为停战条件,甚至威胁切断“星链”支援。

美国2025财年对乌军事援助从450亿美元降至180亿美元,且要求乌方6个月内启动与俄谈判,否则暂停“爱国者”导弹系统交付。



欧盟转向“军工输血”模式,向乌克兰提供6.3亿美元提升炮弹产能,但要求乌军配合西方“以战促谈”的消耗战略。

被推卸的责任

这一转变背后,是美乌在稀土矿产协议上的激烈博弈,特朗普政府暂停军援,迫使泽连斯基道歉并重启谈判,凸显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实用主义逻辑,当援助成为政治筹码,战场上的士兵被迫为外交博弈买单。



可是哪怕在泽连斯基进行了让步,当前俄乌谈判前景依旧异常黯淡,俄罗斯在沙特与美国的闭门会议中态度审慎,可以说乌克兰在矿产协议上的让步,并未换来预期中的军事援助加码。

泽连斯基怒斥:“乌克兰不是待宰羔羊!”而特朗普的“美俄密谈”激怒欧洲,德国总理强硬表态:“和平协议必须由乌克兰主导!”



同时泽连斯基因战时状态推迟选举,导致其总统任期合法性受西方与俄罗斯共同质疑,俄罗斯称其“非法领导人”,而美国与欧盟则施压要求乌克兰在停火后尽快举行大选。

在俄军持续轰炸与西方盟友压力下,泽连斯基的处境愈发艰难,特朗普直言其“支持率低下”,国内民众对战争疲惫不堪,国际社会却要求他接受“不平等停火”。



美国虽表面支持乌克兰,但国会共和党势力与特朗普派系推动减少对乌援助,并要求泽连斯基接受“分阶段妥协”谈判方案。

欧盟内部德、法等国以“能源安全”为由,主张停火优先于领土问题,间接削弱泽连斯基“不承认占领领土”的立场。

更严峻的是,乌克兰反击俄罗斯本土的军事行动,虽能短暂转移舆论焦点,却可能加剧局势失控风险,因此泽连斯基如今面临两难抉择,若强硬拒绝对话,将背负“战争罪”指责;若妥协让步,则可能葬送乌克兰主权。



结语

基辅的火海与泽连斯基的孤立,正成为西方阵营内部矛盾的外化表现,当“停火责任”沦为政治甩锅工具,战场上的平民仍在为大国博弈付出生命代价。

而从“通话门”到援助暂停,乌克兰始终是美国地缘政治的“战略棋子”,特朗普政府的决策再次暴露了盟友关系的脆弱性,当棋子失去利用价值,棋手便会果断弃子。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