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王凤仪老善人提出的“五行性”化性思想。这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并非仅仅是宇宙万物变化的基本元素,同样对我们的性格特征和身体健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理念不仅与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揭示了如何通过内省与修养来实现生命的和谐。


我们常说的五行,也叫阴五行,是后天有形之象。它是我们后天形成的气禀性,对应着怒恨怨恼烦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性格倾向,如不服人的阴木、好争理的阴火、爱怨人的阴土、分辩不断的阴金以及容易烦躁的阴水。每一种性格特质都会带来不同的生活结果:木性人容易招难,火性人常常受苦,土性人老是受累,金性人可能受贫,水性人容易受气。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往往都是由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所招致的结果。

五行性不仅仅影响个人的性格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例如: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爱生怒气,这怒气容易伤肝,就容易出现头迷眼花、两臂麻木等症状。就像有些职场人,老是对领导安排不满,心里憋着气,久而久之,身体就出问题了。阴火性人急躁、争理、虚荣,还爱面子、恨人,这恨人容易伤心,可能导致心热心跳、失眠颠狂。比如有些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晚上气得睡不着觉。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容易伤脾,会有膨闷胀饱、腹痛吐泻等问题。生活中那些爱抱怨的人,肠胃往往不太好。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容易伤肺,容易气喘咳嗽。而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容易伤肾,腰腿病痛就找上门来。


那么,如何才能化解这些不良的禀性,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呢?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并激活自身的真五行——先天无形之气。真五行是未受后天禀性污染的本质属性,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真木象征着仁慈,是佛的根,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真火代表着明理,是神的根,知时达务,能化万物;真土体现为宽容大度,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真金强调义气,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真水则体现了柔和包容,圣的根,能认不是,性柔和,能养万物。当我们无法触及真五行时,便会被固有的禀性所束缚,难以获得真正的自在和平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实践这一过程,我根据老善人的化性思想总结了一套五步内观法:

认不是(水生木):每日三省吾身,思考自己是否过于固执或缺乏同情心,以此来化解阴木带来的对抗心态。

找好处(金生水):在人际交往中尝试发现他人的优点,即便是在冲突情境下也能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以改善阴金带来的冷漠态度。

明因果(土生金):面对困境时,反思其中蕴含的教训,比如在工作不顺时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骄傲造成的,以此转变阴土的消极影响。

达天时(火生土):学会适时调整情绪,在冲动之前先考虑当前情况的最佳应对策略,从而避免阴火引发的情绪失控。

养柔和(木生火):通过日常的小习惯训练,如晨起微笑练习,培养内心的柔软与平和,缓解阴水带来的焦虑感。

老善人的“五行性”化性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生命中的挑战与机遇。它不仅仅是关于性格的改造,更是关乎心灵深处的觉醒与成长。通过转化禀性,回归真五行,我们可以实现身心的双重和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性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更要学会用正面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挑战,让每一次的经历都成为自我提升的机会。如此,方能在健康、人际关系乃至事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真正实现生命的升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