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东莞港沙田港区四期工程第一标段项目顺利完成码头嵌岩桩、灌注桩关键桩基分项施工,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码头接岸岸坡开挖阶段,为后续高质量施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东莞港沙田港区四期工程第一标段项目位于东莞市沙田镇西大坦岸线,共有3个泊位,泊位岸线总长999米,按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建设,采用高桩码头结构形式。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东莞市港口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构建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极大推动东莞港口物流与临港产业发展,为东莞市未来沿海经济产业带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该项目设有钢管桩、嵌岩桩、灌注桩三种桩型,其中钢管桩直径1.2米,共计784根,已于2024年12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嵌岩桩共计224根, 嵌岩部分直径1米,钢管桩芯柱直径1.156米,合计桩长2938米;灌注桩46根,直径1.2米,设计桩长38.5米,合计桩长1771米,此次嵌岩桩及灌注桩施工完成,标志着项目已完成所有桩基础工程沉桩施工。为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中交四航局项目相关负责人张伟带领技术团队积极围绕建设难点开展攻关,引入一批新材料、新工艺,从而确保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施工期间,引入具备低噪声、低振动、高扭矩性能的旋挖钻机,在提高成孔速度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影响,并采用数控弯曲机及钢筋笼滚焊机加工,确保钢筋笼加工精度,提升钢筋笼结构整体性与施工效率。“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不利条件,我们创新性采取陆上沉桩工艺,将钢管桩完成打桩后,进行桩芯混凝土施工,进一步提高沉桩施工效率。”张伟介绍道。同时,为保障沉桩质量,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为每根桩预埋3根通长声测管,并结合超声波检测技术,全面监测桩身完整性,详细记录钻渣样品标识、泥浆性能参数、混凝土坍落度等相关数据,实现对沉桩施工全过程监测管理。

“当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项目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严格把控各个施工节点,以更高标准、更高效率冲刺后续建设任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张伟表示。项目投产后,东莞港将具备600万标箱吞吐能力,有效破解吨位等级偏低的瓶颈,满足海运船舶大型化的需求,加速形成港口规模效应,具备打造近洋枢纽港的基础,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