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大到夸张的地步。工业化国家之间打到最后就是拼资源、拼产能了。这方面日本拿什么和美国竞争?美国早在20年代就产生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很多生产线直接打包卖给苏联、德国等国家,但是国内还是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都到了工厂生锈,倒牛奶杀牛的地步了,整个国家都在发愁该怎么消耗如此庞大的工业品与农业品。
日本在当时的处境
日本是一个岛国,自身开始工业化的时间也比较晚,明治维新到二战才不到一百年。在1923年日本才刚脱离英国的全球治理框架选择单飞。作为当时全球唯一一个有色人种的列强国家,日本需要单独面对西方世界的全部压力。世界老大英国不再视日本为盟友,世界老二法国自1905年后视日本为远东的最大威胁。
世界老三美国谋求太平洋霸权和日本有直接竞争关系,世界老四德国和老五苏联一个和日本没什么交集,一个和日本在祖上有仇。在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凭借这场战争的大胜走进了世界列强俱乐部,但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11年就制定好了针对美日战争的橙色作战计划,并且在此后的三十年中持续推进。
美国早就预判了未来日本和美国必然为了太平洋霸权开战。英法两国对于和日本的作战计划也肯定不少。如果从事后来看,当时对日本最好的选择就是内部变革,好好做一个守成之国。因为在此之前日本扩张获得的领土是受到世界认可的。台湾是甲午战争的战利品,被西方列强所承认。关东州(也就是大连)是从沙俄手里接管的,被国际承认。
日韩合并别管背后有多少龌龊事,但它起码走的是正规流程,也被当时的国际所承认,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是日俄战争的战利品,日本占领无可非议。唯一一个有争议的只有南满铁路及其附属铁路。西方国家已经达成了限制日本的共识,也就是“大陆均势政策”,绝对不允许日本独霸东亚。
日本当时都靠美国养着,怎么可能打赢美国?
在1931年日本动了东北之后,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联盟要求所有成员国制裁日本,停止所有的对日贸易。英法选择制裁还有一个日本内部原因,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部独走的结果,这个风气不能让日本养成了,一旦开始口子,日本军部肯定会继续独走打关内,英法美等国的利益都在关内,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已经是国际共识,日本一旦动了就基本是虎口夺食。
日本此时势力渐长,脾气也大了起来,直接选择退出国联,此时英法已经对日本终端贸易往来,只有国内孤立主义严重的美国还愿意和日本做生意,但凡事都有代价,美国愿意给日本急需的粗钢、粮食、肉制品,但同时也意味着美国以一己之力垄断了日本原材料进口。美国掐着日本的脖子,决定着日本的命运。
在1940年双方开展了数次会谈,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日本入侵中国这件事。美国在这次会谈中都选择承认日本对东三省的控制权了,但是日本觉得自己打了这么多年,付出这么多代价,居然让自己回到起点,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美日双方谈判破裂,没办法只能开战了,而日本的这一决策将让它陷入绝境中。
美日双方的硬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日本海军虽然看着规模大,但是全都是几十年积攒的家底,一旦短时间内打光很难补充。而美国则没有这个担忧,他们正愁不知道国内严重过剩的工农业品该怎么消耗呢?日本就主动走上门来了,太平洋战争开始。就算是太平洋战争开打了,美国也始终没将其太放在心上,重心始终是在德国身上,对日本的作战消耗只占美军总消耗的四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