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25日报道:正值上海市体育中考季,测试成绩牵动无数家庭的心。记者走访上海市儿童医院减重门诊了解到,部分家长因孩子体重超标影响运动能力,试图通过"突击减重"提升体育成绩,近期医院接诊多起极端案例。该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盛教授指出,突击减重可能引发健康风险,科学体重管理需家校医多方协同。


“孩子太胖,中考体育成了大难题!我们科室接诊过很多面临中考的胖孩子,有的家长上来就让医生帮忙开肥胖证明,宁可拿个低分也不想参加体育中考。还有的家长试图通过短期极端方式突击减重,让孩子参加速成训练营等等。”郭主任指出,部分孩子盲目追求快速减肥,期望通过参加所谓的特训营实现“30天瘦30斤”。然而,减肥训练营的突击减重方式看似能迅速降低体重,实则会造成脂肪代谢异常,从而加重脂肪肝。而且,在快速脱水状态下,可能还会对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更甚者,这种突击节食行为还有可能诱发厌食症。

还有家长在考前让孩子参与高强度跳绳、跑步等,但体重基数大的学生若高强度跳绳、长跑,膝关节承受的冲击力可达体重3-5倍,易造成运动损伤。“如果想通过科学的方式减重,恢复好的运动能力,或者希望孩子在中考体育能有所提升,我们一般建议至少提前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进行科学干预。”

郭主任表示,现在孩子的肥胖主要与“动得少”有关。他分析说:”居家学习导致运动量骤减,加上电子设备依赖和学业压力,形成‘吃得多动得少’的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放学后扎堆便利店摄入高糖饮料、油炸食品,夜间加餐缺乏运动,成为隐形致胖因素。因此,对于小胖墩,要重点控制晚餐碳水和零食摄入。”建议放学后以牛奶、水果替代高糖零食,晚餐减少主食比例,餐后安排适量运动消耗热量。”


据介绍,面对复杂多变的儿童肥胖问题,上海市儿童医院打造“精准医学+全周期管理”诊疗体系,分级干预体系对于不同肥胖程度儿童,医院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对于普通超重患者,医生会开具运动处方和饮食方案,同时配合中医刮痧、耳穴等物理疗法;对于严重肥胖患者,要合并代谢异常者采用药物干预,14岁以上可谨慎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对于极端病例,当出现严重并发症且自主减重无效时,经多学科评估后可以考虑代谢手术。

事实上,通过科学的干预,很多孩子的体重是可以减下来的。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曾接诊了一名体重近200斤的12岁女孩。父母误以为其肥胖属正常发育现象,仅短暂尝试健身未果。一天,女孩突发视物模糊就医,急诊查出高血压危象并紧急住院。内分泌科检查发现她有月经紊乱、雄激素升高等症状,结合血糖、血脂、尿酸全面超标,确诊高血压、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医生采取胰岛素控糖、药物调节月经,联合营养科定制低热量饮食及康复科运动方案。经半年系统治疗,女孩体重减掉了近50斤,月经规律,代谢指标显著改善,视力也恢复了。

“青少年肥胖可能引发多重代谢疾病,但尽早通过医学干预,还是有恢复的可能。”郭主任说,“对于到内分泌门诊就诊的肥胖儿童,医生首先关注是否因疾病导致肥胖,及有没有肥胖导致的健康问题,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有些因疾病问题导致肥胖的儿童,要先进行治疗疾病,体重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正常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则主要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和运动等。”

很多家长会担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节食是否会影响正常发育。事实上,如果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量,儿童完全能够吸收到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减重的另一个关键则在于运动。目前儿童青少年运动的动力和机会相对较少,对此,家长应努力创造一些运动场景,陪伴孩子健康运动。

此外,睡眠对于体重也非常关键,一些儿童体重超标跟睡得晚、吃夜宵有直接关系。充足的睡眠能帮助肥胖儿童调整激素分泌,从而为减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能改善身高。只要能够有效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超过九成的单纯性肥胖儿童都可以实现减重。

郭主任强调,有的家长在体育中考后放松孩子的体重管理,这是不应该的。体重管理应是终身课题,需建立长效机制。他表示,孩子的健康管理需要家庭、学校、医院三方协作。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控制饮食,创造家庭运动氛围,避免"手机带娃”;学校可以实施分层体育教学,开放课后运动场馆,保障每日活动时间;医院和医务人员可以组建医患随访群跟踪管理,并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宣教。

专家表示,减肥是一项专业的事情,为了避免对生长发育和心理造成影响,家长在发现儿童明显发胖后,应及时前往专病门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相关链接|儿童肥胖的认知误区

误区1:儿童发育后自然会瘦

辟谣:如果日常热量摄入没有低于消耗,即使处于青春发育期,孩子也不会自然变瘦。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也要注意控制体重增长。

误区2:牛奶当水喝更营养

辟谣:过多饮用牛奶会导致儿童摄入更多脂肪,并不利于健康成长。同样用果汁、汽水等替代日常饮水同样不可取。需要提醒的是,儿童在减肥阶段饮水应当充足。

误区3:身高比体重更重要

辟谣:一些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身高,唯恐其将来长不高。但体重问题也同样重要,超重往往会引发更多健康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