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杀鱼就弄死你!”
谁能想到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还能有如此胆大包天的“黑恶势力”!
4月19日,一位顾客在武汉某水产市场买鱼,只因为提出了不宰杀的要求,鱼贩的情绪就突然失控,抄起一旁的秤砣就砸向顾客,一边砸还一边怒骂,说要杀了顾客。
这到底是卖鱼还是黑社会?
鱼摊变“修罗场”
事情发生在武汉的一家生鲜市场,博主“狂傲探店日常”带着摄影小哥,专程来揭露市场缺斤少两的乱象。
他们盯上一家鱼摊,33块钱买了条草鱼,摊主照例要把鱼敲晕,拎到后头宰杀。
可博主敏锐得很,哪能让鱼贩背着人搞小动作?他说:“别杀,我直接带走!”这要求听着简单,谁知却捅了马蜂窝。
鱼贩一听,脸都绿了,先是支支吾吾说“买鱼都得宰,不宰得提前说”。
后来见博主不吃这套,还扬言要找相关部门,鱼贩彻底炸了毛。
他抄起摊上的秤砣,狠狠砸向博主的脚踝。
那可是实打实的铁家伙,砸得博主当场半跪在地,疼得直冒冷汗。
鱼贩还不解气,冲上来一巴掌扇博主脸上,嘴里嚷着要“弄死他”。
摄影小哥想帮忙录像,也没逃过毒手,被打得耳朵撕裂,满脸是血。围观群众都看傻了,这鱼摊是卖鱼还是开武馆?
警察赶到后,鱼贩立马变了副嘴脸,装无辜说“没打人”,可博主的铁证如山,愣是让他无处狡辩。
更搞笑的是,这家伙被押上警车前,还死抓着警察的衣服,活像个被冤枉的“良民”。
网友调侃:这演技,奥斯卡欠他个小金人!可笑归笑,这场暴力闹剧背后,藏着生鲜市场的“不能说的秘密”。
鱼贩为啥急眼?
鱼贩为什么对“买鱼不杀”这么大反应?其实说白了,宰杀环节就是他们的“摇钱树”。
一条50块的鱼,宰杀费能收10到15块,这钱来得比卖鱼本身还快。
更阴险的是,宰杀过程还能玩“缺斤少两”的花样。
鱼贩背对顾客,手脚麻利地把大鱼换成小鱼,或者在鱼肚里塞点水、冰渣,甚至湿报纸,顾客拿回家一称傻眼了:五斤的鱼愣是缩水到三斤八两。
有网友爆料,自己买的鱼回家发现鱼鳃里塞了两团湿纸,鱼肚里还有块“神秘冰块”,这哪是鱼,分明是“水产杂货铺”!
鱼贩为什么敢这么干?因为宰杀后鱼没法复秤,顾客想维权都没证据。
所以博主这次偏要当场带走活鱼的做法,等于是断了鱼贩的财路,难怪他急得抄秤砣砸人。
其实这套“宰杀暴利链”在生鲜市场早不是秘密,央视财经调查过,全国有近三成商家靠缺斤少两赚钱。
有的用遥控电子秤,裤兜里揣个遥控器,轻轻一按,重量随便变。
还有“智能学习秤”,一见穿制服的检查员,立马切换成“老实模式”。
鱼贩们仗着这套戏法,愣是把菜市场变成了“魔术舞台”,消费者稍不留神,就得为他们的“表演”买单。
消费者有多憋屈?
这场风波里,最倒霉的还是消费者。买条鱼本该是件简单的事,可在生鲜市场,愣是得斗智斗勇,跟当侦探似的。
就说这位博主吧,带着摄像机上门,摆明是早知道这摊有猫腻,结果还是挨了秤砣和拳头。
普通顾客哪有这胆量和设备?有位大妈吐槽,说她有次买鱼不想让鱼贩杀,鱼贩先是冷嘲热讽,说“不杀就不便宜卖”,后来还阴阳怪气地威胁“没售后服务”。大妈怕惹麻烦,只好妥协。
类似的事儿,哪个常买菜的不碰上过?
消费者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硬着头皮吵一架,
可吵赢了又怎样?鱼都杀了,证据没了,维权还不是空谈?
更气人的是,消费者为了不被坑,愣是练出了一身“买菜神技”。
有人随身带500毫升矿泉水当“秤砣标尺”,有人下载手机测重APP,还有位大爷直接扛着弹簧秤去市场打假。
网友笑称:买菜都快成“科研项目”了!可笑完一想,这得多憋屈?买条鱼还得自备装备,这市场是菜篮子还是斗兽场?
买鱼自由就这么难?
事件曝光后,网上彻底炸了。有人留言:“买鱼杀不杀是我的自由,鱼贩凭啥动手?这也太欺负人了!”
更让人气不过的是,事后还有人爆料鱼贩“有精神问题”,可能不用担责。
但网友可不买账,里鱼贩逃跑时翻栏杆、钻人群,动作比运动员还利索,抢手机时还能专挑拍摄键按,这反侦察意识,哪像“脑子不好”?
有位网友一针见血:“精神问题?分明是利益问题!”
对于这个状况受伤的博主也表示,自己绝对不接受和解。
而相关部门也非常给力,经过调查这位气势汹汹的肇事者即将面对12天的行拘生活。
到这里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但这事儿还是让人心有余悸,因为不只是鱼,在如今的一些市场里缺斤少两、强制消费,早就成了这里的“潜规则”。
网友们喊得最多的,就是希望市场能干净点,别让消费者每次买菜都像上战场。
信息来源:
齐鲁壹点《顾客买活鱼要求不宰杀 被鱼贩扔秤砣砸伤 还被抢手机 涉事鱼贩被行拘12天》
海报新闻《男子买鱼拒杀遭暴力殴打,摊主叫嚣“不杀是闹事”“打死你”,警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