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洋网报道,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已运营19个年头的大朗汽车客运站,将于2024年年底正式暂停营业。

这是近年来第几个宣布关停的客车站呢?早已数不清了,但关停的原因基本是一致的:昔日的繁华不再,收不支出。

那么,几代人记忆里的客运站,真的会消失吗?河南周口,“周口客运总站”六个大字悬挂在总站大楼上,彰显着理想的辉煌。



它曾定位为河南规模最大的汽车客运站,占地面积180亩,投资9600万元。

在规划中,它的日发送旅客能达到2.1万人次,但现实却是冷酷的,乘客数量远低于预期,直到2023年11月,宣布关闭客运业务。如今的候车大厅,被改造为了篮球场。

命运相似的还有上海长途客运南站,占地800平方米的候车室,被铺上了羽毛球地板,外面的空地则留给了网球。

偶尔会有人到这里打球,带来些许热闹,但来的人并非乘客,又让“客运”二字显得分外尴尬。但尴尬的又何止它们?



2020年7月,武汉新荣客运站实施关闭,部分班线调整至汉口北客运中心;仅仅三年之后,汉口北客运站也宣布关停。

去年9月,傅家坡汽车客运站终止运营,这座承载了40年风霜的建筑物对乘客关上了大门,网友伤感道:

“第一次到武汉落地的地方,终究也成为时代的眼泪。”



仅是2023年,就有包括海口汽车东站、杭州汽车南站、成都五桂桥汽车站、南昌市青山客运站等多座大型客车汽车客运站宣布关停。

每当有相关报道登出,总会有许多人表示怀念,但感性的文字抵不过客观的数据,那一串串数据证明,曾承载过无数人的客运站,正在被时代抛弃。

2012年,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达到顶峰,355.7亿人次的数据,让外国人直呼“不可思议”。但物极必反,在那之后,客运量持续下降。



2022年,这一数据已经跌至35.5亿人次,仅为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即便是全国交通枢纽郑州,位于火车站附近的长途汽车客运中心站,旅客发送量也从过去的10万,下滑至现在的3万人左右。

客运站通过发送旅客获得收益,旅客的减少意味着收益的降低。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2800余个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收不抵支是普遍现象,仅有两成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亏损达到千万。



在年代剧中,导演总是特意让画面呈现“褪色”的状态,以证明时代的痕迹,现在客运站不需要通过刻意渲染,也逐渐褪色。

客观来讲,汽车客运站的衰落并不难理解,“优胜劣汰”在交通领域同样适用。近年来,我国的火车、高铁、飞机等长途客运工具发展迅猛。

相对于汽车,它们更快、更舒服,甚至有些时候更便宜,乘客自然更愿意选择前者。



有业内人士表示,每有一条高铁建成,这条线上的汽车乘客就会减少1/10。

2019年,成都至宜宾的高铁开通,两地的客车就受到冲击,即便把价格降到比高铁二等座还低,乘客照样不买账。

汽车被“打入冷宫”,只有春节或国庆等特殊期间,乘客买不到高铁票或火车票,可能才会把目光投向汽车。等到高峰期一过,汽车就又被弃之如履。



而在短途客运方面,私家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即便买不起车,滴滴等平台也促进了出租车的发展,乘客也可以打车。

相对于汽车,私家车或出租车显然更加方便,不需要到固定的地方等待,尤其是拖着大堆小堆行李的时候,这种优势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人们对过去汽车的某些不好的印象,例如不按规定时间发车、超载等,也使得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选择抛弃。

在深陷泥潭的时候,客运站倒也没有摆烂,而是尝试各种方法来自救。

郑州汽车客运与滴滴平台合作开通“站点巴士”线路,使乘客不需要再到车站乘车,只需要在附近停靠点就可以,实现了“就近上车,一票直达”的功能。

“定制客运”甚至可以电话预约,汽车直接在家门口接送,更加便捷。



许昌则开通“校园直通车”线路,每逢节假日,就在院校附近设置停靠点,接送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效果也很不错。

除了路线的改变外,汽车客运站本身也可以“升级”,最常见的就是所谓“以商养站、站商融合”。

卫辉汽车总站在设置有负责客运的候车厅和检票口的同时,也设置了快递包裹分拣中心,许多没有乘客的汽车,就被安排运送货物,实现了高效利用。

郑州汽车客运总站停运后,并没有被荒废,而是摇身一变,化身机动车检测站,尽可能避免了资源浪费。



有人会觉得,客运站的转型措施,相当于模仿其他设施的功能,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彻底抛弃“汽车客运站”的老底子,真正融入其他领域。

但从目前的国情来看,让客运站彻底消失是行不通的,因为汽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其他交通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沟通乡村和城市。

在广大农村地区,老人、学生出门,很多人不愿花钱坐私家车,依然习惯坐客车,如果汽车消失,他们的利益必然受损。



事实上,在城市交通发展空间逐渐拥挤的同时,乡村地区的交通并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许多地方依然有“出行难”的现象。

而樟树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在偏远的乡镇设置“1元公交”,让村里人能够带着要到城市售卖的菜,安全而舒适地抵达城市。

尽管这项工程的投入很高,但有效地激发了经济活力,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所以,汽车客运可以转型,但现阶段大概不会彻底消失。

信源:
1、青年文摘《中国的客运站,怎么悄悄消失了》
2、半月谈《收不抵支、供大于需、服务错配,汽车客运站会消失吗?》
3、河南日报《汽车客运站能否开启逆袭之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