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检察日报》7版
“聚焦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栏目
♬..♩~ ♫. ♪..
守护音符律动 感受知产节拍
编者按保护音乐著作权能够激励音乐创作者持续产出优秀作品,使公众有机会接触到更多高质量的音乐内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从下面的检察故事里不难看到,在保护音乐著作权方面,检察官们付出了很多努力。
原标题
滁州南谯:斩断盗版唱片黑色产业链
本报记者 吴贻伙
2023年10月,滁州市南谯区检察院干警与公安干警讨论案情。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两年内复制发行黑胶唱片94万余张,仅从4名买家处就收取货款1425万余元。2024年9月25日,安徽省滁州市中级法院对周某、曾某等13人侵犯著作权案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这起由最高检等五部委联合督办的特大案件,揭开了涉案金额超3100余万元、复制发行94万余张盗版黑胶唱片的犯罪网络。
黑胶唱片泛指使用留声机播放的模拟录音存储介质,因其音质接近原声不失真,深受众多乐迷追捧。
经查,2018年,周某、曾某成立广州某公司生产黑胶唱片,2021年又以吴某的名义注册了某工艺品公司,使用原设备生产盗版唱片,并承诺年底给吴某分红。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该犯罪团伙累计发货盗版唱片94万余张,经鉴定,送检的涉案唱片中有2487首未授权曲目,广州某公司、某工艺品公司并未取得授权。
办案中,检察机关通过电子交易数据与言词证据交叉印证,精准计算违法所得,扣除无法关联金额,最终确认某工艺品公司收取货款3100余万元,其中收取陈某等人1425万元。而在下游,陈某等人加价后卖给李某,李某再通过网络平台零售,同期销售额达2252万元。至此,从接受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包装、发货收款、网络销售到登记记账,通过一干人流水线式的操作,形成了盗版唱片产供销一条龙黑色产业链。
针对该案中的下游销售行为到底是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还是涉嫌侵犯著作权罪的定性争议,检察机关审查认为,虽然下游销售人员不直接参与生产,但其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定制采购并批量出售,其行为并非单纯销售侵权复制品,而属于侵犯著作权的发行行为。
2023年12月29日,南谯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对周某、曾某等13人提起公诉。2024年6月27日,法院审理后全部采纳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以侵犯著作权罪分别判处周某等人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至二年不等,对部分被告人适用缓刑,各并处数额不等的罚金。
一审宣判后,周某、曾某、陈某、李某4人以量刑过重、罚金过高或定性错误等为由提出上诉。同年9月25日,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法院根据周某等人的犯罪事实、性质及犯罪情节作出的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周某等4人上诉理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遂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对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和跨区域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就案件定性、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向公安机关提出建议,并通过立案监督、追加漏犯等方式,对制作、销售盗版唱片等侵犯著作权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对净化唱片市场环境、彰显检察机关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心具有重要意义。
第8651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吴贻伙 二审 丨吴荧
来源丨检察日报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