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西安市鄠邑区的太平河,自秦岭腹地蜿蜒而出,潺潺水声萦绕在人们耳畔。站在太平峪入口,顺着山坡远远望去,一簇簇紫荆花正在迎风盛放。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太平派出所的驻地,就靠着山脚下。

“要管好事就要做到位”


“小吕你们到各个点位,检查一下防火工作。小董看看农家乐跟出入山车辆情况。”4月20日一大早,所长崔博给同事们安排近期的重点工作任务。

“近期天气干燥,森林防火不容忽视。”崔博说,最近刚刚开春,很多野生动物都会下山觅食。他们除了不定时的进行针对性检查外,还常常开展巡查,对下山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性驱赶,以免发生危险。

“要管好事就要做到位!”一句话,他就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布辖区的各个角落,同事们都说他就是活地图,比导航还精准。

桦林湾、东西寺沟、管坪沟、三桥峪......提及辖区的情况,崔博如数家珍。“辖区现在有47种野生动物,其中像林麝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说起这些的时候,崔博的眼睛里流淌着自豪,像是“炫耀”自家的宝贝一样。

现如今,野生动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离不开多年来的保护工作。除了法律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生态保护观念在群众中深入人心。

太平所旁边便是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是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名片。所里有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民警曹勇,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最近正在运用所学研发一个系统,用于森林防火和野生动物保护。“我们也要运用科技手段,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把近几年来救助过的野生动物类型、救助地点、救助时间等元素汇总建模,形成一条完整的野生动物轨迹,不但能随时调出来查看到所有相关信息,而且对未来巡山、救助野生动物提供指导。”崔博说。

“只有经历才有经验”


从派出所的统筹部署,到一线民警的日常巡护,太平峪的生态保护工作早已融入每个细节。

一路崎岖,一路颠簸。虽然天气晴好,可早晨的深山里依然有着丝丝寒湿气。周一上午的晨会过后,民警吕明颜便来到紫阁峪深处来找“老熟人”。跨过木桥,迎面是简易的住房,上百个蜂箱,住在这里的“熟人”孔师傅早已在木桥的另一端等候。寒暄过后,他们便开启日常巡山工作。

孔师傅原本就是这里的居民,前些年移民搬迁,他不仅没有去住新房子,反而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养蜂、采药,能增加些收入。”一边走,孔师傅一边笑着说:“更重要的是,我要给咱小吕警官做好帮手。”

原来,孔师傅早年担任过护林员,现在是派出所的义务“观察员”。他常住这里,经常协助民警观察山上的情况,向路过这里的驴友宣传一些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常识。

谈及山里面这些年的变化,孔师傅感慨万分。“明显治安好了、垃圾少了。”他说,自己住在这里,每天早晨被鸟鸣声唤醒,加上紫峪河的流水声,简直就像仙境。“你怎能不爱?”

返回所里的途中,热心肠的杨安平给吕明颜打来电话,问啥时候出发。原来,他们早已约定了下午在另一处山头的巡护。

杨安平家就住在派出所附近。这些年,所里开展“清网、清套、清夹”工作,他帮了不少忙。

“这几年,涉及野生动物的案件,已经很少遇到了。”吕明颜话音刚落,杨安平就接过话茬说:“以前人都用猎夹猎套,现在也看不到了。”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伤害野生动物的物品已经清理了很多,但是民警们不放心,开春后继续开展这项工作。

巡山、护山,这些工作单靠民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看着吕明颜和杨安平这对默契的搭档,就明白小吕警官已经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2018年8月的一天,吕明颜前往三桥峪山顶的云际寺工作,途中不小心摔到了腰,但他坚持爬了两个多小时山路,处理完工作后,就在这座寺庙里和衣将就了一晚上。从那时候起,他的腰椎就落下了病根。

家住长安区,心在这片山。“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工作经验。”吕明颜说,所长是他的榜样,他会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好这片圣地。

“我们不能走,也不想走”


驱车13公里,爬山40分钟。经过一片碎石滩,穿过一片竹林,吕明颜朝着山上喊了一声,很快便传来了一阵应和,这是他和村民独有的“暗号”。

22号10点多钟,吕明颜和同事来到了这个名叫红玛瑙台子的地方。一位老人家已经在山顶等候,笑呵呵地看着民警上来。

两间土房子,一处蔬菜棚,几只鸡鸭正在路中央闲庭信步。吕明颜嘘寒问暖,让这位名叫翟希英的老人开心地合不拢嘴。招呼民警坐下,他就钻进了房子,不一会儿,一盆醇香的蜂蜜水就被端上了桌。

吕明颜介绍说,这个地方有“宝贝”,是两棵350年的红豆杉,和两棵分别500年、200年柿子树。“走,看看去。”老人家领着路,来到一棵红豆杉跟前。“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他们就这么粗。”他说。

翟希英也曾是护林员,前些年患了病身体不便,老伴就接过了他的接力棒,老两口今年都70多岁了。他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也守了一辈子。同孔师傅一样,他们也都是义务“观察员”。

老人的子女都已经住到了移民搬迁的新家,他们却不愿意走。“我们不能走,也不想走,我们得守着这几棵‘宝贝’。”老人这一番话,也正是吕明颜他们真正的心里 话。

这个名叫西寺沟玛瑙山台子的地方,是欣赏紫荆花的最佳观察点。每年4月中旬至下旬盛放期,这里的山间小径便游人如织。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成片的野生紫荆花树扎根岩壁,整片山谷已被团团花簇如烟霞缠绕,宛如连绵起伏的紫红色海洋。


春风拂过太平峪,漫山紫荆如霞似火。这群扎根秦岭的“守山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守护青绿。他们是生态屏障的 “活界碑”,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注脚。(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章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