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连街道

有一座特色书屋

这座以老红军陈洁梅命名的书屋

不仅是书香阅读的好去处

也是组织青少年开展

红色精神传承与文艺教育深度融合的

特色课堂

广受社会各界关注

近日,央视总台的摄制组

也来到这间洁梅书屋

对其开展的特色课堂

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拍摄

位于蓬江区潮连街道的洁梅书屋,面积有300多平方米。陈洁梅1916年出生于潮连,是一名老红军,也是著名画家李延声的母亲。她与丈夫李凡夫于20世纪30年代到日本留学,之后去了延安工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8年1月,陈洁梅去世。晚年时她曾嘱咐子女,一定要将自家祖屋捐赠给政府,设立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园地。2019年4月23日,洁梅书屋正式启用。


江门市蓬江区潮连街道坦边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卓声说:“2015年的时候,李延声老师根据他母亲的遗愿,寻根回到了位于坦边社区的这间祖屋。当时1/3的房子屋顶已经塌陷,后来政府帮他们重新修缮了瓦顶,完成了水电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书屋平常会对我们村民开放,李延声老师及其家族也捐了大概有100多本书籍,丰富了书屋的藏书。”

江门市文联创联部三级主任科员叶绍文说:“洁梅书屋修缮以后,主要展示了陈洁梅同志参加革命工作的一些生平事迹,还有她子女对母亲的一些纪念诗词、楹联,还有一些文学艺术作品,都在里面有所陈列。洁梅同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视,他们希望让这个房子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叶绍文表示,当地特别注重通过传统文化活动来传承红色精神。每年春节前都会在洁梅书屋组织义务写对联活动,给附近的村民赠送对联,“比如这个对联‘洁身向学诗书里,梅品修身岁月中’是一名大概10岁的孩子写的,‘福’字也是她写的。我们通过举行相关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到书法,也能更好地激发村民积极参与到书屋的建设当中。”

学生陈一心是书屋的常客,她说:“我经常来这里练习书法,春节时写的对联都送给社区居民了。这里的书香氛围特别好,很有文化气息。”

书屋还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音乐欣赏会、剪纸艺术展、非遗文化展示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它的建成不仅是当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良家风的“精神粮仓”,更是弘扬传统文化、感受艺术熏陶的学习阵地。


市民曾凡全说:“第一次来就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陈洁梅和她的丈夫李凡夫为了救国救民,毅然奔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成就。很适合小朋友学习,我们也经常过来参加沙龙活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总编室副牵头人陈丽表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恰逢书屋启用六周年,我们将目光聚焦洁梅书屋,因为这里既是红色精神的载体,又是社区文化的枢纽,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缅怀革命先辈,更好地体现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

如今,洁梅书屋已成为蓬江区重要的文化地标,它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书香浸润侨乡的每一寸土地。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央视新闻、江门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