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让人既心痛又无奈。
作为压力山大的年轻人,在亚健康面前,我们还能撑多久?
凌晨1点25分,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张昊突然栽倒在键盘前。
抢救室里,医生从35岁的他颅内抽出20毫升瘀血,CT显示脑干出血面积达70%。
这个月薪3万的算法工程师,在连续熬夜完成"双十一"项目后,倒在了加班的深夜。
当我们还在为"月薪3万凌晨两点睡"的都市传说暗自较劲时,死神已在暗处为每个熬夜者划下倒计时。
在我们羡慕他们高薪的背后,实则是用健康换来的无奈。
无独有偶。
北京天坛医院数据显示:2023年脑出血患者中,18-35岁群体占比达27.6%,较2018年激增300%。
当"老年病"变成"青年病",背后暗藏着一场无声的血管革命!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脑出血患者?尤其是年轻人逐渐增多。
1. 熬夜制造的生物钟混乱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连续3天睡眠不足5小时,血管收缩素水平暴涨300%,脑血管壁炎症因子增加170%。
深夜追剧打游戏的年轻人,正用肾上腺素浇灌着血管里的"定时炸弹"。
2. 职场压力引发的激素紊乱
阿里健康数据显示,互联网从业者皮质醇水平是普通人的2.8倍。
这种"压力激素"会使血管持续痉挛,让大脑变成随时爆裂的高压锅。
某投行女经理在连续加班后突发脑出血,CT显示她的血管痉挛程度堪比遭遇车祸撞击。
3. 新型成瘾物的诱导
电子烟中的丙二醇会使血管内皮损伤速度加快3倍,而网红能量饮料中的牛磺酸会让血小板异常聚集。
更可怕的是,某些减肥药含有的西布曲明,会使脑血管痉挛风险骤增500%。
哪6种人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你属于第几种?
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易损伤血管,是脑出血最常见诱因。
2.高龄人群:血管弹性随年龄下降,破裂风险增加。
3.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血管结构。
4.不良生活习惯者:如长期酗酒、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
5.糖尿病或高血脂患者:代谢异常可加速血管病变。
6.肥胖人群: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有哪些症状高度提示有可能是脑出血?
有很多人对刚开始的症状不以为意,等到症状逐渐加重时却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曾经有一个同事,饮酒后出现头晕不适没有太在意,等到家人发现他时已经一命呜呼。
所以,如果出现以下的症状突然出现,一定不要大意。
头痛: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疼痛程度往往远超平常,部分患者描述为“爆炸样”头痛。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脑出血后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有关。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患者可能逐渐出现反应迟钝、叫不醒等情况。
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肢体突然出现无力,无法正常活动,或者有麻木感,比如拿不住东西、走路突然摔倒等。
言语障碍: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或者理解他人话语出现问题。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脑出血病情进展迅速,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生活不易,生命只有一次!
挣钱多少是个头,有空多陪陪父母和孩子。
另外,平时多对自己好点,意外和幸福哪个先到,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