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现在已经是谷雨时节,这也意味着还有十几左右的时间,就要进入炎热的夏天了。

谷雨因“雨生百谷”而得名,所以谷雨时节不但气温会有显著的升高,雨水也会比较频繁,大家感受最明显的是,前几天还是35度的高温晴朗天气,但自从进入谷雨之后,全国大范围的雨水天气就没停过,这也说明虽然距离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已经过了上千年,但它对现今生活依然适用,所以不得不感慨下老祖宗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农耕文明,所以它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其中谷雨就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像粳稻、玉米、春小麦、棉花等作物都在此时陆续播种,农谚就有“清明谷雨紧相连,早稻地区种秧田”、“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的说法。

除了对农事的指导外,二十四节气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有着重大的指示作用。如谷雨前后是春茶采摘的重要时期,我国民间就有谷雨时节喝谷雨茶的习俗,郑板桥的诗中就有“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的描述。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是春夏季节转换的重要节点,标志着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传统文化讲究“顺时而为”,所以谷雨时节在生活方式和饮食上就会有一些说法和讲究

我国民间就有谷雨时节有“三怕”的说法,可具体是哪三怕呢?提醒中老年人要注意,健康入夏。



一怕湿邪入体

谷雨时节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雨水增多,空气湿度显著增加。中医理论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具有重浊、黏滞的特点。一旦湿邪侵袭人体,可能引发或加重四肢沉重、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头发皮肤油腻等现象或症状。对于本身就有关节炎、风湿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谷雨时节往往症状明显加重。

所以谷雨时节要格外注意室内的干湿情况,天气晴好的时候,衣服被褥要及时晾晒,日常也可以多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与此同时也要少吃一些甜腻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冰激淋等。



二怕情绪激动

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脏,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升发达到高峰,人体肝气也最为旺盛。中医认为,若情绪过度激动,如暴怒、焦虑、抑郁等,会很容易导致肝气疏泄失常。"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就有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

其实不管是谷雨时节,还是其它节令,中老年人都应该尽可能的保持心态平和,遇事不要过于激动。除此,在日常可以适量吃一些芹菜、菠菜、菊花、枸杞等具有平肝潜阳作用的食物。与此同时,要限制高盐、高脂的饮食,尽可能的控制下体重,俗话就说:“有钱难买老来瘦”。



三怕不运动

像前面所说,谷雨时节气候湿润,自然界阳气升发趋于旺盛,人体气血也随之向外舒展,《黄帝内经》中就强调“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指出春季需通过适度运动配合阳气升发。若久坐不动,阳气无法舒展,会出现《诸病源候论》所述 “久坐伤肉,久卧伤气”,表现为乏力、肢体困重、精神萎靡。

但谷雨时节运动也有讲究,要遵循“动以升阳,缓以养气,汗以祛湿” 的原则,所以要选择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方式,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方式,以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气阴。时间上最好选择在清晨 5-7 点或是下午 3-5 点,夜晚9点后就要避免剧烈运动了,《养生延命录》就有说明:“暮时阳气收敛,勿扰动筋骨”。



谷雨时节是春夏过渡的关键期,中老年人要牢记"三怕",以健康的身体迎接生机勃勃的夏季到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