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前换甲子,有雨也别下”,今日三月廿八甲子日,有啥预兆?

今天已经是公历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了,距离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越来越近了。

随着立夏的临近,太阳直射点进一步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日照时长增加,天气逐渐升温,雷雨天气增多。从自然界上来看,万物将由旺季生长的阶段逐渐进入万物繁茂的阶段。



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整个自然界都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我们人体也是一样,随着季节的更替,要采取一些行动来顺应节气的变化。例如,随着立夏的到来,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因此,我们要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等。



今天是农历三月二十八,翻开日历,我们能够看到,今天的干支日期是乙巳年、庚辰月、甲子日,是民间说法中“换甲”的日子。

甲子日”,是我国古代历法“干支历法”中的第一天,被认为是干支之始,为“干支历法”中第一个干支组合。

干支历法”是我国古代用于记日子的一种方法,它是由十天干(十日)和十二地支(十二辰)按一定的固定顺序排序组成了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其中,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时没有天气预报可以提前对庄稼进行相应的农事操作,只能通过不同节气和特殊时间点的天气来预判接下来的天气走势和作物收成。

而甲子日这天就是古人判断天气的特殊时间点,在民间有“甲日晴天,十天少雨”、“雨淋甲头,一旬难晴”等民谚。

意思是说,“甲日”这天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十天将以阴雨天气为主,反之,如果“甲日”这天是晴天的话,则往往预示着未来十天将以晴朗的天气为主。



今年是农历三月二十八“甲子日,在民间也有“夏前换甲子,有雨也别下”的讲法。什么意思?这天下雨有啥不好,有啥预兆呢?下面来看看是怎么说的!



这里说的“夏前”,指的是立夏之前的“甲子日”,也就是春季里的“甲子日”。老话说“春雨甲子,赤地千里。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总结出,如果春季“甲子日”日这天下雨的话,当年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可能会出现大范围干旱的情况,不利于农业生产。而秋季“甲子日”这天下雨的话,庄稼可能会因雨水过多无法正常生长成熟,导致收成不好。

从 “夏前换甲子,有雨也别下”这句农谚里,我们能够知道,人们是希望下雨来缓解旱情和促进庄稼生长。但不希望立夏之前的“甲日子”这天下雨,这天下雨不仅预示着当年春夏可能会出现旱情,还预示着秋季可能出现涝灾,两者都不利于农业生产。



此外,上面已经说了,“甲日”这天有雨的话,往往预示着接下来十天也是多雨的。而我国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等地的油菜早熟品种可能在5月上中旬收割,这个时候多雨显然是不利于成熟和收割。并且,5月前后阴雨大风天气多,可能会使一些地区的小麦出现倒伏,使产量下降。



综合以上的说法,有了“夏前换甲子,有雨也别下”的说法。

当然,以上这些说法是虽然是古人根据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而来,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古人的一种“经验之谈”。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作为现在判断天气的主要依据,还是要以当地更加科学的天气预报为准。

那么,未来10天的天气情况如何呢?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来看,未来10天,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将有一波降雨过程。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当然,不是说未来10天一直都在下雨,主要集中在下主要在4月24-25日、4月26-27日及4月30日前后,对我们五一放假出行影响不大。

本轮降雨对缓解我国广西、广东西部等地的前期气象干旱区有一定的缓解缓解,但也要防范个别地区或者地块出现“旱涝急转”的情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未来10天,随着立夏节气的临近,气温上升较快,可能会加重一些地区的旱情。比如,我国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四川东北部、江苏、安徽等一些地方,在立夏前没有明显的降水,气象干旱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今天是4月25日,农历三月二十八,是甲子日(换甲),我们哈尔滨这边预计下雨的概率比较大。那么,您那边的天气情况是个什么样呢?期待能够分享一下,感谢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