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马子卿
丨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丨
NO.1 华为云将发布盘古行业推理大模型
4月24日,华为宣布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5)将于6月20日至22日在东莞松山湖举办。此次大会,华为云将发布包括盘古基础大模型、盘古行业推理大模型、昇腾AI云服务基础设施在内的最新进展。
点评:华为加码行业大模型,标志着AI(人工智能)技术从通用向产业纵深落地转型。此举将刺激B端企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增强资本市场对国产AI基础设施的信心,同时也将加剧云计算厂商在垂直赛道的竞争。如何平衡模型效率与行业定制化成本,是产业规模化应用的潜在挑战。
NO.2 七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运营、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点评:政策将加速AI与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全链条深度融合。该方案凸显国家对医药战略赛道的资源倾斜,可能引发资本市场对AI制药、医疗大数据板块的持续关注。但数据合规共享、算法伦理审查等配套机制能否同步完善,将成为制约产业化速度的关键变量。
NO.3 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成立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由国家航天局倡议发起的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商业航天相关标准将加快制定。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孟令杰表示,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航天企业在500家左右,整体产值也在1万亿元以上。后续,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将加快制定商业航天相关标准,促进商业航天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点评:政策引导下,商业航天进入标准化提速期,市场将吸引资本涌入卫星制造、遥感应用等细分领域。但技术标准制定难度、国际竞争加剧及商业化成本控制等问题仍需突破,产业协同效应能否转化为全球竞争力值得持续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