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江苏省盐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全国重点媒体盐城行”活动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走进盐城市区、工厂、湿地、公园,零距离感受“盐城魅力”。红星新闻记者从主办方获悉,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麋鹿种群数量已经达到8216头,占全世界麋鹿总量的近70%;位于盐城东台市的129万亩“条子泥”湿地,成为鸟类迁徙的“国际机场”,也被誉为“鸟类天堂”。
▲东台“条子泥”湿地江苏省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活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麋鹿种群
“仔细看,你会发现滩涂上有不少可爱的麋鹿宝宝……”4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走进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江苏大丰(盐城市大丰区)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黄海湿地,总占地面积2666.67公顷,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麋鹿种群。
▲世界最大麋鹿保护区
麋鹿,就是中国民间俗称的“四不像”。因其头像鹿头,蹄像牛蹄,尾巴像驴尾巴,颈子像骆驼颈子而得名“四不像”。麋鹿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祥兽,是非常受人喜爱的动物。
据保护区讲解员介绍,江苏盐城大丰黄海湿地是野生麋鹿的故乡,鼎盛时期这里曾经生活着上亿只麋鹿。1985年,由原国家林业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准建立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第二年从英国7家动物园引进39头麋鹿进入保护区生活、繁衍。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大丰麋鹿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承担着保护麋鹿、丹顶鹤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的历史重任。
▲世界最大麋鹿保护区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研究、攻关,目前我国的麋鹿种群数量已经从1986年从英国引进的39头,发展到8216头,增长了210倍,占全世界麋鹿总数的近70%。其中,野外种群数量达到3553头,麋鹿的栖息地也在不断扩大,野外种群已经出现在了上海崇明岛及周边沿海滩涂。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世界面积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和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三大“世界之最”。
东台“条子泥”湿地
是“鸟类天堂”和“候鸟国际机场”
▲“条子泥”湿地独特地貌江苏省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你看远方,那里有成群结队的候鸟或迎风翱翔,或翩翩起舞,或聚餐觅食……”在盐城东台市黄海“条子泥”湿地,记者们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远方的鸟类,不断惊呼“这里的鸟儿太多了,这里的鸟儿太美了”。东台“条子泥”湿地总面积达到129万亩,它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的中心节点,因此被誉为“鸟类天堂”,也被研究候鸟的学者们称为“候鸟国际机场”。
据湿地工作人员介绍,1128年-1855年,黄河夺淮入海700年。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裹挟的泥沙在江苏东部沿海汇聚,使得此地泥沙量大增、土地面积扩大。随着沿海平原不断淤高、向海推进,起落潮流如同一双巨手,鬼斧神工般地雕琢着巨形海滩,造就了世界罕见的黄海辐射沙脊群,“条子泥”湿地正是这片辐射沙脊群的顶点,成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记者在“条子泥”湿地观察候鸟
记者从盐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条子泥湿地实施海岸线生态修复27.6公里,建设生态廊道20公里,退渔还湿1.7万亩,累计修复湿地超6万亩。为解决迁飞区候鸟栖息地不足问题,当地大胆创新,人工打造出国内第一块固定的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让数十万迁飞候鸟在黄海涨潮时有了安身、觅食、栖息之地。
▲勺嘴鹬在条子泥湿地觅食 江苏省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条子泥湿地被记录到的鸟类种类达41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71种,包括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9种、易危物种17种。“世界极危物种之一的勺嘴鹬,全世界仅存600余只,我们这里可以观测到400余只。”湿地讲解员告诉记者。
▲记者走进机器人研发中心
在盐城期间,记者们还参观了盐城滨海零碳产业园、中海油盐城绿能港、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冷能利用)、滨海港LNG冷能交换中心、普渡机器人研发中心、九龙口湿地、淮剧特色小镇、黄海森林公园、荷兰花海、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等项目。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编辑 杨珒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