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程序员因为长期熬夜,脑干出血5毫升,昏迷15天,幸运的是,他醒了过来并且康复的不错。当事人吴先生在浙江杭州工作,是一名程序员,他说自己从事的工作月薪3万,每天早上7点起凌晨一两点睡。因为长期熬夜,他脑干出血5毫升,昏迷了15天,在ICU一共待了28天,后来又去康复医院待了70多天,治疗共花了大约50万元。

回家之后也一直在康复和锻炼,现在已经恢复了大约70%,但可能没有办法完全康复了。从鬼门关爬回来的他,在社交账号上写道:“从此,我多了一次人生。” 吴先生现在已经不做程序员了,正在贵州游玩。


吴先生住院治疗。图片来源:南昌晚报

从某个角度说,吴先生是幸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脑干出血可是死亡率超90%的急症,吴先生出血量虽只有5毫升,却足以让主治医生冷汗直冒。吴先生不是孤例。在程序员扎堆的互联网公司里,“35岁被裁”“通宵上线”“体检报告不敢看”早已是高频词。一位网友的留言道破天机:“儿子夸我接他放学比老板的表扬珍贵一万倍。”对于程序员群体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熬夜更是每天都有,所谓的“高薪”不过是预支生命的筹码。

程序员群体的焦虑,不仅仅是“996”的体力消耗,根据招聘平台数据显示,80%的互联网岗位明确要求“35岁以下”。技术迭代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从Java到Python,从云计算到AI大模型,一次技术浪潮就能让五年经验归零。学写代码,大数据分析会了,刚精通数据分析,AI又来了。

行业的内卷、年龄的焦虑、生活的压力,都是我们个体很难去改变的,但吴先生用50万医疗费买来的教训,就是不要拿命换钱!不管什么情况,永远都是健康第一!就像吴先生的发文里最后说的那句话:如果能见到以前的自己,我想对他说:“好好爱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