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救活了”,其实是指在120赶到之前,拖延了死神来到的时间,为急救人员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先看视频吧:

一名电工不慎被电击倒地,有人提议在地上泼水。这是民间的一种错误的传言。


因为如果他还有呼吸,泼水毫无意义;如果他停止了呼吸,泼水会耽误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幸亏有人及时制止:


连说三个“不不不”,阻止了这种不正确的做法。并告诉建议者,这样没用啊!


发生突发意外,除了现场急救,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拨打120,寻求专业帮助:


此时患者出现了典型的濒死样呼吸:嘴巴长得很大、很费力的样子想呼吸。这是患者心脏已经骤停、但部分脑干还在活动的征兆:


这种征兆最容易误导人,使施救者误认为患者有呼吸而终止心肺复苏。果然现场有人说“有呼吸有呼吸啊”…。

两年前杭州街头就发生过类似情况,一名热心救人的女士在给一个呼吸骤停的患者做心肺复苏的时候,患者出现了濒死样呼吸,但这名女士不认识这种征兆,她告诉120:患者张嘴了、有呼吸了。120接线员未经认真核对就告诉她:有呼吸就不用做心肺复苏了…

接着看第二段视频:

但是这次,这名电工是幸运的,热心并没有因为他大张嘴的样子而停止按压:


现场的热心人虽然不认识濒死样呼吸,但是救人心切,于是大喊:再继续按继续按再按按按!——为他们执着救人的热心点赞!!

其实在AHA和IFRC的国际急救指南中,对于不能确定患者是否停止了呼吸或者恢复了呼吸心跳,都有明确建议:


所以,当你不确定患者是否恢复了呼吸心跳,那就不要犹豫,别中断按压!


经过持续不断坚持按压,患者的脸色由青转红,有了恢复。这是不断按压使患者产生的被动血液循环,给大脑补充了氧气的结果。

细心的读者不知道注意到没有,这几名热心人虽然奋力持续按压,但并没有人给患者做人工呼吸,那么,氧气从哪里来?

其实,一个成年人的血液大约有4-5升,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氧气,而最消耗氧气的就是大脑。

在停止呼吸的最初几分钟,这些氧气并没有消耗完,只要把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脑,就能保证大脑细胞对氧气的需求。所以,短时间不做人工呼吸是可以的,也是有国际指南为依据的。

继续看后续视频:

120赶来后,采用手动除颤仪(我们普通人、急救员使用的则是自动除颤仪)给患者除颤:


此时一名热心人发现患者的衣服挡住了除颤器电缆,想伸手去帮忙,被医生急促阻止了:


在放电的时候去触摸患者,不仅会被电击,还可能因为分散了电击能量,使患者得不到有效电击。

据报道,最终这名电工得以生还。如果没有现场热心人的持续按压,120来得再及时,也很难把人救活。所以,人人学急救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让我们再次为几位热心人点赞!

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以此为契机,积极参加正规的急救培训,让我们的社会真正达到:人人学急救、处处AED的愿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