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一季度楼市企稳,热点城市回暖,二季度或延续弱复苏。

◎ 文 / 杨科伟、俞倩倩

2025年一季度市场止跌企稳,随着3月传统营销旺季来临,整体楼市也有复苏迹象,步入3月,一二手房成交回升,二手房市占率持续上升,究竟3月小阳春成色几何?各城市复苏有何差异化特征,基于当前市场逻辑,二季度楼市成交是否还有放量空间,哪些城市又存在结构性机会呢?

01

引子:一季度楼市筑底企稳,新房点状回温,二手增速放缓(本节有删减)

2025年一季度市场止跌企稳,对比历年一季度30个典型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规模,可以看出2025年基本处于6年来中值水平,2025年一季度一二手房成交面积达82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


新房层面,得益于核心一线利好新政持续发酵,一季度115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5131万平方米,持平去年。从月度变化趋势来看,自2024年2月以来,新房成交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至2025年3月新房成交单月同比持平去年,止跌企稳征兆初显。

分能级来看,一线韧性好于二线好于三四线,据CRIC监测数据,一线一季度累计同比正增26%,显著好于二线5%,三四线“返乡置业”爽约,叠加居民购买力疲软,累计同比不增反降8%。

二手房层面,增幅高于新房,但是从单月同比来看亦有放缓趋势:据CRIC监测数据,2025年一季度,30个重点监测城市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预计为5353万平方米,累计同比持增22%。月度走势来看,3月同比增长22%,较2月同比增幅大幅下降。


02

京沪杭蓉项目去化率居前,广津汉来访、认购“点状回温”

我们选择了部分典型城市,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短期内热度较高城市,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为代表,二手复苏行情强于新房。第二类为广州、天津、武汉等弱复苏类城市,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步入2025年3月以来,项目来访、认购稳步回升,已修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第三类为合肥、南京等增长后劲略显不足。具体来看,

1、京沪杭蓉等热点城市改善盘集中入市支撑市场高热不退

新房短期市场热度延续高位震荡的主要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一二线城市,一方面3月以来四城均加快了推盘节奏并提升推盘质量,适销对路楼盘入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购房积极性;另一方面京沪去年三季度末新政利好叠加项目促销,也使得开年以来市场热度稳步回升。

据CRIC监测数据,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四城项目开盘去化率开始波动上行,截止2025年3月月末,开盘去化率均在6成以上,显著好于2024年同期,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开盘去化率已经达到2024年以来阶段性高点。

2、广州、天津、武汉等项目转化率修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广州、天津、武汉等城市春节之后市场稳步修复,这些城市在过去两年市场基本都经历了深度调整,随着购买力逐步修复,市场开始呈现出止跌弱修复行情。

以武汉为例,新房成交止跌回稳信号显著,整体呈现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据CRIC监测数据,2025年截止第十三周(3月30日)累计网签量累计同比23年同期降幅-43%,同比24年同期成交增幅42%。


从项目开盘来看,目前仍处于3-4成相对高位。据CRIC监测数据,武汉2024年去化率基本都处于3成以内低位持稳,步入2025年以来,1月因推盘提质缩量去化率一度飙升至78%,2-3月虽略有回调,但仍在3-4成相对高位。


从前端指标项目来访、认购来看,节后快速反弹,当前客户转化率仍延续增势:据CRIC监测重点项目显示,节后来访、认购节节攀升,特别是进入3月以来,单盘周均来访量基本持稳60组,认购量也均在3组以上,客户看房欲望有所回升,客户转化率攀升至5.6%。


再如天津,新房市场节后逐步修复,受房企折扣力度增强,推出特价房、工抵房等聚集人气,吸引客户,项目来访量、认购量稳中有增已至年内高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月末客户转化率冲高至9.7%。以天津为例,据CRIC监测重点项目显示,节后来访节节攀升,特别是进入3月以来,单周平均来访量持稳60组,而反观客户转化率,3月前3周持稳6%-7%,月末冲高至9.7%。


3、合肥、南京等周来访、认购前升后降,增长后劲不足

还有部分城市诸如合肥、南京等,周度来访、认购前高后低,导致客户转化率走低,购房观望情绪依旧浓厚,短期来看增长后劲略显不足。以合肥为例,3月前2周,重点监测楼盘盘均来访量跳增至130组以上,盘均认购套数基本维持在8套左右,而后2周开始稳步下降,使得客户转化率降至5%以下。


南京如是,短期内来访量冲高回落,客户转化率稳中有降,市场增长动能略显不足。据CRIC监测数据,3月后两周周均来访量稳步下行,第12周来访量已不足8000组,较3月高点周下降15%,认购较来访跌幅更为显著,近乎腰斩,因而客户转化率持续走低,3月末已不足5%,整体水平仍不及去年四季度均值。


03

产品力强等改善类产品托举市场热度,刚需盘加速“以价换量”(本节有删减)

从重点城市2025年一季度热销项目数据来看,典型特征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产品强,尤其是四代宅等高得房率新规产品入市带动了市场热度稳中有增;二是配套优,一般项目所处区域板块内供应稀缺,加之这类楼盘往往同时拥有学区、商圈、医疗等核心配套资源,因而使得短期内热度较高。三是价格优势显著的高性价比楼盘,房企往往采取直接降价、或是强渠道营销等策略加速项目去化。值得注意的是,热销楼盘的热销原因并不单一,往往具备了以上一项或是多项特征,在下文分析中我们将针对部分项目单一特征进行重点分析。


1、产品力强,四代宅等高得房率产品为热销项目“点睛之笔”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等中央号召下,也使得楼市产品逻辑发生转变,以四代宅为代表的新规类住宅不仅销量居前且能实现高溢价,成为了当前改善产品中的宠儿。

以上海为例,土拍双限打开后,10%溢价上限突破,市区项目普遍溢价率普遍超15%,地价上涨10-50%,房价局部上涨,倒挂逻辑逐渐消失,核心区高端“限价”项目近期也有价格上涨趋势,这也为产品力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

而从一季度热销项目来看,四代宅等新规产品已在多个核心二线城市逐步落地,基本也成为区域销量强者。

譬如武汉,准四代宅推货节奏普遍加快,且多能实现热销。我们将武汉2025年一季度开盘的四代宅项目和传统老规范项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四代宅去化率明显优于传统住宅项目。其中建发望湖、松阅等项目主要是凭借稀缺资源、高性价比和优质产品力实现首开热销。城投金沙樾主打武昌二环内低总价准四代宅,户型设计新颖,产品力突出,99平南向四开间,边户享独梯入户,平均得房率达90%以上。自首开2月内三次补货推新,月内两次推盘补货,市场热度高,去化持续优异;武汉城建万科云泊江岸首推二期准四代宅,因地块条件不及一期故增加户型赠送且户型内部空间优化,得房率提升至85-90%,价格较前期有所下调,首开去化尚可。


2、核心区域配套健全,轨交盘、学区房等成为热销利器

除了产品力之外,健全配套设施也是吸引购房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交通便利的轨交盘和具备强教育资源的学区房,也成为当前撬动销量的不二法门。下表我们罗列了部分热销的轨交盘和学区房项目,主要是通过优质的交通配套或教育资源获得销售佳绩。

轨交盘获得了刚需、刚改客群的青睐,上海开云湖璟华庭项目以轨交作为核心卖点,低总价吸引刚需上车客户。学区房主要依托教育资源撬动客户需求,以长沙卓越朗宋项目为例,项目地处开福区青竹湖板块,首开推出1、6#小高层,折后成交均价11000元/㎡(毛坯),与周边二手房倒挂,首开即销售了133套,去化率高达86%,主要源于项目配套湘一外国语学校本部扩建学校,是长沙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户型面积下探至88㎡,总价低,适合为学校买单的客户。


3、刚需盘高折扣、强渠道营销等制造价格优势助力走量(略)

04

二手成交热度不减,京沪等一线高改豪宅“越涨越买”(略)

05

核心城市半数二手小区房价上涨,市场暖意向刚需客群延伸(略)

06

二季度或延续弱复苏走势,新房品质升级吸引二手客群回流(本节有删减)

1、4月首周环比回落同比持平去年,一线韧性较强增幅显著(略)

2、核心一二线京沪深等热度延续、津汉宁等或迎点状复苏

而从市场热度来看,当前房企更多依托于“提质缩量”推盘策略,因而预判后市,我们认为开盘去化率仍将延续高位波动,各城市间分化还将持续加剧。

盘点了4月新房供应,供给量稳步回落,不过房企加强了主城区改善供应比例,预判4月新房成交还将延续弱复苏趋势,环比持平或小幅微降,同比持增。据CRIC监测数据,28个重点城市2025年4月预期项目平均去化率持稳5成左右,与3月基本持平。

部分城市或将出现局部“小阳春”:热点城市沪深杭蓉等供给约束愈发明显,供应基本进入“空窗期”,客观上限制了成交放量,但是“以销定产”模式下市场热度预期延续高位。天津、武汉、南京等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短期内市场有止跌企稳态势,后续成交有望延续稳中有增的弱复苏走势;还有部分弱二线城市诸如福州、南宁、长春等短期内高库存问题难解,整体去化难言乐观。

3、新房产品力升级刺激下,二手份额占比增速或持续放缓(本节有删减)

从二手房市场份额来看,一季度部分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较2024年全年已经由升转降,典型代表为福州、昆明、济南和佛山,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核心城市诸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长沙等二手房份额增幅较2024年同比也有增幅放缓趋势,主要源于随着四代宅等高得房率产品不断入市,也吸引力部分高端客群回流,预期未来这一趋势还将延续。(来源:克而瑞地产研究)

文章来源:克而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