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这一点早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动能的共识。
近日,西安2025年重点项目安排得以透露,据悉,2025年西安市共安排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314个,总投资1.1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20.61亿元。
同时,西安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走访了多个区县的10余项目,其中亮点颇多。
XI'
AN
两大研发项目
爱科赛博研发创新总部及先进制造基地项目
该项目位于西安高新区徐家寨村西经四十四路与纬三十四路交叉口东北角,由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32.013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5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5.4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2栋生产楼、1栋生活配套楼、地下停车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2024年3月开工,目前主体结构已完成并通过质监站验收,内部装修施工已完成40%,预计将于6月30日全面交工。此外,在市政上下水管道接通后,预计将于8月开园投入使用。
项目有两大亮点: 作为科创企业总部,其建筑风格简洁、现代、科技、绿色、创新,集办公、科研、先进制造、保障于一体;作为低碳生态园区,项目采用屋顶光伏发电、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智能配电管理等构建智能微电网,广泛采用节能、降耗等技术以及绿化生态环保技术。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硬科技、智能化、低碳绿色于一体的“专精特新”企业集团总部,助力公司不断在替代传统、替代进口方面进行研发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据了解,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在西安、苏州设有研发生产基地,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精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电能质量控制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取得各类专利200余项,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16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应用于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高端工业、特种装备、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科研试验、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企业成功上市后,将进一步扩大硬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陕西电力电子、测试设备方面的硬科技品牌,助力本土高端装备、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带动电子元器件等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陕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特变电工西安5G数字化科创研发基地项目
该项目运用数字化技术规划工业厂房,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智能微电网产品的生产及研发,建设具有现代感、科技感的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配套了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和自动化设备,保障高效生产目标实现。同时,厂房运用智能物流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物料自动化配送,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规模化的能源装备生产能力,可批量供应逆变器、电网产品及模块化电池簇等核心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及储能系统等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工艺优化,推动能源转换效率提升与系统集成创新,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西安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XI'
AN
航天基地:陕西莱特控股总部
及光电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项目位于航天基地神舟大道与航天中路东北角,占地39亩,总建筑面积10.74万平方米,是为莱特控股三个制造板块打造的集团办公及集中研发中心,由总部办公中心、高纯石英砂研发中心、钙钛矿设备研制中心、电子精密控制板卡研发中心组成。
项目建设10栋单体,包括1栋总部办公楼,3栋研发楼(分别承载电子精密控制板卡、真空蒸镀设备和高纯石英砂研发)及6栋实验室。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3号楼,二期建设4-10号楼。截至3月底,项目1#2#3#楼已经封顶,4#楼正在调整设计方案,5#6#8#楼施工至2层,9#楼施工至1层,7#10#楼施工至4层。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亿元,税收800万元,可供至少2000人就业。
项目建成后有三个亮点,一是攻克高纯石英砂卡脖子难题,解决进口依赖;二是研发真空蒸镀机设备,实现国产替代;三是推动显控板技术迭代,拓展新赛道。
XI'
AN
经开区:隆基绿能年产12GW
高效BC电池项目
据悉,该项目位于经开区渭北工业园,总建筑面积20.8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电池车间、动力站、制氮站、110变电站、废水站、综合楼及宿舍等23个建筑单体,采购安装污水处理设备、高效机房设备、特气化学品系统、车间空调净化系统及598台套生产设备等。
投资规模大、建设效率高、生产工艺领先,是项目的三个亮点。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160亿元,年税收约11亿元,带动就业1800人。项目采购行业内最领先的清洗设备、扩散高温设备、激光图形化设备、镀膜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烧结光注入一体化设备、测试分选设备等智能化、自动化、高端化生产设备,确保实现12GW高效BC电池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仅用时73天:整体建设采用BIM技术,对复杂工艺提前深化,提高效率:机电设备安装采取实地考察、派员驻场、压缩生产周期。空分设备等较原计划提前2月交付,对标我省同类项目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项目厂房主体施工基本完成,隆基生产设备采购已完成。计划4月底开始搬入设备,5月底供能,6月底完成生产设备安装进行试生产。
XI'
AN
西咸新区:
东航空港总部保障基地(商服)项目
东航空港总部保障基地(商服)项目位于空港临空会展产业片区,占地面积67亩,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含地上13万平方米、地下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4.6亿元,主要建设东航西北分公司总部办公楼、航空产业联合办公楼、出勤公寓、星级酒店、商业配套等8栋单体建筑。
该项目涵盖星级酒店、商超、办公等多元业态,致力于打造西北地区唯一集航空运输、总部经济、高端商业等业态于一体的航旅服务产业集群,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空港新城南部会展都市片区人气,优化区域商务环境,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
截至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正有序推进装饰装修及配套设施安装等工程。其中,办公楼、出勤楼计划今年10月投运,康得思五星级酒店年底试运营,2#楼和5#楼酒店将于2026年底试运营,其他商业及公寓办公将陆续建成投用。
值得关注的是,空港新城作为东航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东航集团“四梁八柱”战略的关键功能。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营收约30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并将通过与维修基地联动,吸引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等企业入驻,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对外开放门户注入强劲动力。
XI'
AN
长安区:
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项目
该项目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以水电和新能源业务为主的研发机构,也是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239亩,总投资15.3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总部科研中心及办公楼。
该项目一期已于2019年竣工投用,入驻有西北咨询公司、西北水电公司等9家下属二级单位,主要涉及规划咨询、勘测设计、施工承包、投资运营等业态,年产值30亿元,税收5400万元。
该项目二期部分,占地约48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3亿元,主要建设3栋科研办公楼,于今年初建成,正在组织规划院、水电院、新能源院等19家二级单位搬迁入驻,计划本月底完成总部机关全部搬迁入驻。二期部分主要开展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等业务,年产值约175亿元,税收3.6亿元。
作为绿色建筑样板工程,应用了“深部地热能耦合协同供能-储能技术”,专项攻关研究成果和装配式建筑等多项绿色节能新技术、新工艺,获批建设陕西省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中试基地。
据了解,该项目三期占地约31亩,总建筑面积5.6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5亿元,规划1栋科研办公楼及人才公寓等,入驻剩余的城建院和生态院。目前已正式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封顶,2027年5月建成投用,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税收4亿元。
XI'
AN
鄠邑区:
万叶集美妆智造基地项目
万叶集美妆智造基地项目主要建设6栋美妆无菌生产车间,3栋研发中试检测服务中心,聚焦万叶集美妆产业链,生物活性原料提取、高端化妆品研发、美妆器械配套,以生物制造技术为核心,形成覆盖原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市场销售全链条。
目前,项目105、107号生产车间钢结构正在安装,109号生产车间桩基施工已完成,104、106、108 号生产车间正在基础施工。
该项目以陕西生物资源、产教资源为依托,聚焦美妆自主研发制造,以多品牌矩阵、全渠道零售、数字化供应链为核心,构建“研发、生产、品牌、销售”于一体的美妆产业集群。
以万叶集美妆为龙头带动,配套16家新锐品牌创新工场,整合欧盟CPNP/CE认证资源,打造西北地区首个生物活性原料与美妆产品协同生产示范基地;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建立核心技术研发与检测实验室,推动天然植物提取物、合成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应用,年孵化创新配方超50项;构建“研发-中试-生产-检测-营销-终端”闭环,实现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本地化高效转化;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就业岗位约800个,预计全面投产后年产值约20亿元。
XI'
AN
浐灞国际港:国家医学中心·
超导重离子放射医疗装置建设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额13.5亿元 ,占地200亩。预计2027年整体建成投用,2030年形成以超导为特色的医工融合研发、生产基地,年产值达到100亿元。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120亩,以超导重离子加速器和高温超导MRI系统为重点产品,兼顾高端装备领域,完成研发、生产、测试所需的厂房建设和配套装备的购置与安装。二期占地80亩,将在一期基础上,重点开展同位素生产用超导加速器的建设。
与国内国外投入使用的采用常规铜线圈产生核心磁场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相比,本项目将超导技术创新应用于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打破国外产品技术垄断,研制国际上首台(套)超导重离子加速装置,解决常导重离子放疗设备体积大、能耗高、成本高的行业痛点,实现大型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替代,是创建西安国家医学中心头号攻关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祥会同赵红卫等院士领衔并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围绕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揭榜挂帅”任务,推进项目实施建设,超导重离子加速装置是医工交叉产业“卡脖子”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带动性。
项目将以优化设备制造、医疗使用、商业保险的合作模式,联合保险公司推出重离子治疗肿瘤特定险种,降低高端医疗设备治疗费用,进一步普及超导重离子放疗技术的应用,惠及更多肿瘤患者。
XI'
AN
雁塔区:
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医疗装备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目前,一期1号厂房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外立面和内部精装修施工。据斯瑞新材董事长王文斌介绍,该厂房为医疗CT球馆核心材料及零组件生产线,计划今年6月底完成装修,9月设备进场调试,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产3万套产品,年产值约5亿元,带动就业200余人。
该生产线对生产环境要求极高,需要十万级洁净车间和恒温恒湿条件,产品将主要应用于医疗装备等电真空领域,将有效破解该领域关键基础材料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医疗关键领域安全自主可控。
据介绍,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包括两栋工业厂房。其中2号厂房为人工智能硬件铜基合金材料生产线,计划在1号厂房投产后启动建设,预计年产2000万套产品,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光通信等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斯瑞新材是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95年,专注于高端铜合金材料研发制造。公司拥有核心发明专利272项,在电力开关、轨道交通用铜铬合金材料领域实现进口替代,成为全球细分行业龙头,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细分新材料行业,多赛道齐头并进,成为细分新材料行业全球领跑者。
XI'
AN
灞桥区:中天火箭研发中心及
军民两用火箭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航天复合材料生产区项目投资建成后,航天四院与灞桥区合作的第二个项目,也是灞桥区航天动力产业园规划发展、全力打造航天四院为“链主”的航天装备硬核产业项目之一。
项目在洪庆航天动力产业园,主要建设综合厂房、综合配套楼、军民两用火箭非火工品总装测试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4.38亿元,新增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竣工达产后将显著提升小型固体火箭总体和关键分系统的研制和测试能力。同时,围绕主营业务布局,带动电装、机加、复合材料等上下游的产业协同发展,有力支撑航天动力产业园打造“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航天智造产业园。
该项目的主体单位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航天四院下属企业,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打造央地合作的样板。核心技术包含固体火箭总体设计技术、固体火箭高性能材料技术、固体火箭发动机多参量动态测试技术,同时,公司拥有各类专利200余项,是国内少数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核心技术的主要企业之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以固体火箭总体设计技术为依托,形成了增雨防雹火箭、探空火箭、小型制导火箭等系列化小型固体火箭及配套装备业务。以固体火箭高性能材料技术为基础,形成了炭/炭热场材料及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等炭/炭复合材料业务。以固体火箭发动机多参量动态测试技术为支撑,形成了智能计重系统、测控类系统集成等业务。未来,将为灞桥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西安市航天产业集群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编辑:解革
审核:Lyna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