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创制图,版权所有
“千亿总裁给我送外卖”的新闻是一天接着一天,两天前是“千亿总裁给我送外卖”,没曾想到今天变成了“可怜取外卖遇卡餐”了。
当我们把目光注视到消费者身上时,代入消费者时,感觉到了千亿总裁给我们提供了“情绪价值”。
这“情绪价值”要体现出来,必须得有对比。
这不,如何对比,网友们想到了:雷总要20万才给开车门,东哥只要20块就送外卖过来。
这情绪的落差感,在对比中,迅速升温,于是乎,作为收到外卖的消费者而言,着实收获了情绪价值,瞬间感觉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今天看到新闻说,千亿总裁刘强东取外卖遇卡餐,餐馆老板娘完全没认出来。
一开始,我觉得这不算什么新闻,没有什么现实价值。但是仔细一想,不对,站在外卖员的角度看,餐馆老板娘的态度是有问题的。
特别是看到千亿总裁身着外卖员服装,一脸茫然,等着取外卖的样子,不禁让我心里生起微微的心痛感。
千亿总裁又怎样?当穿着一身工服,做着最基层的外卖员工作时,一样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人。
我不关心千亿总裁的人生如何丰富多彩,但我关心外卖员在工作中有没有收获到情绪价值。
我有关注外卖员的一些视频账号,其中一个视频博主是个女外卖员,她几乎天天在吐槽各种各样的顾客,当然只是一些情绪的表达,并无恶意。
从这些情绪表达里,可以看出,外卖员这一最基层最普通的工作,在他们工作中是很少有人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的。
他们遇到的可能是餐厅的麻木,可能是交通的繁忙,可能是顾客的面无表情,甚至如果再糟糕一点,他们遇到的可能是差评。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崩溃,也可能因此而觉得人生好难。
前不久,不是有外卖员跳河的新闻或者短视频吗?
所以很少有人走进外卖员的内心,愿意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了。我其实一度是抗拒的,但是潮水来了的时候,如果不赶紧乘风破浪,是会被淹死的。好吧,就用“情绪价值”这个词,这样年轻人更理解一些,就算是心灵更成熟的人,估计也觉得紧跟时尚。
从餐厅老板娘没有认出千亿总裁这件事,可以推论出,当时千亿总裁取餐时,老板娘可能眼睛都没有抬一下,看都没怎么看外卖员。
我在商店购物的时候,也不时遇到外卖员。很多时候,收银人员其实对外卖员也是忽略的,他们更关注于商品的价格、扫码的速度、结账的速度等事宜,对于人,他们是不怎么关注的。
这并不好。
这不应该是餐厅老板娘的问题,这或许是一个普遍的意识问题。小生意经营者们在做生意的时候,是很少关注人的。
他们想不起来要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想不到应该微笑着说一声“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他们可能也想不到当服务完成一个阶段后,微笑着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诸如此类,我觉得就是在提供“情绪价值”。
不妨从对待外卖员开始,让我们给外卖员提供尽可能多的“情绪价值”吧,真诚地说一声“谢谢”,热情地说一声“再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说了以后,想必大概率可以温暖外卖员的心。
谢谢朋友们读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提供了“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