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启用暨优化城区医疗资源布局新闻发布会在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新院举行。
龙湾区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龙一医党委书记张万里介绍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发展及新院启用工作——
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经过74年的发展,成为拥有600多名职工、100多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保障龙湾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老院区建成年代久远,交通不便、设施老化、用房紧张等矛盾日益突出,难以适应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更好满足龙湾区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建设,于2020年8月启动新院建设项目,经过4年多的努力,将在4月27日正式启用。这是龙湾区委、区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将为龙湾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院位于龙湾区永强大道东侧、富海路南侧、永强东路北侧、海滨河西侧地块,总投资 11.55亿元,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400张。新院对比老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提升:
01
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医疗综合楼分1号楼和2号楼,之间由阳光走廊串联,既减少了患者跑动,也让患者免受日晒雨淋。门诊区域设有一站式服务中心,可为前来就诊的市民提供测血压、出入院办理、门诊病历及检查检验报告打印等一站式服务。
02
交通更加便捷
医院附近有多处公交车站点,身处温州地铁S1线永中站10分钟交通圈。医院内部实行人车分流,有效避免人流、车流交叉;停车位近1000个,有效解决就医“停车难”问题。
03
学科建设更加特色
开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医美等诊区,其中内科以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康复医学科等为主要发展方向,外科以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新院还积极引入高水平的医疗团队,与省市级知名医院开展合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04
设备设施更加先进
新院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3.0T磁共振设备、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SA)、4K腹腔镜机组、3D腹腔镜组、超高清胃肠镜系统、医用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等大批先进设备设施。
05
医疗服务更加智能
新院应用5G技术、AI技术等前沿科技,打造互联互通四级、电子病历五级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成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以及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让群众预约就诊“全智能”。
龙湾区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戴静介绍龙湾区卫生健康相关工作——
近年来,我们以打造温州东部医疗高地为目标,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形成了以温州医科大学附二院等省级三甲医院为引领,区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10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1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网底,中国眼谷超级眼视光医院、王侨骨伤医院等优质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五级”医疗服务网络。
今天,我们在这里介绍近年来龙湾区卫生健康工作开展情况:
01
优质医疗资源稳步提质扩容
近年来,龙湾区先后落地中国眼谷、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医学科研平台,以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龙湾院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龙湾院区等省级三甲医院,有效填补温州城市东片优质医疗资源的空缺。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提档升级工程,投资11.55亿元迁建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将于4月27日实现投用;投资5.11亿元,改扩建龙湾区第二人民医院,预计今年10月投用,推动建成龙湾南片医疗“副中心”。持续引导辖区公立医院与温医大附属一院、附二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省、市级三甲医院深度合作,持续做强做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创建2个市级重点专科、7个区级重点学科和9个区级重点专科。
02
基层医疗服务网底织牢织密
近年来,龙湾区构建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区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的“2+10+N”城市医联体,打造区临床检验中心、影像中心、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等平台,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同时,我们加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建成投用瑶溪、蒲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永兴、海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也即将在今年年底投用。目前,全区90%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全区8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质量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推荐标准创建,累计创成省级社区医院4家。着力打造“一院一品”,大力推动基层医疗特色专科建设,累计建成特色专科5个。在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方面,构建“固定+流动”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累计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9个,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6个,推动32家智慧健康站集成落地,规范设置巡回诊疗点位5个,定时、定点、定人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实现医疗卫生“空白村”全部清零,让医疗健康服务最后100米“触手可及”。
03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目前,全区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中医药服务,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中医馆,120个基层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00%提供中医药服务,建成中医阁13个,配备300种以上中药饮片,提供煎药服务并开通代煎快递送达。通过“名医坐诊+专家下沉”的方式,每年下沉专家24名,服务基层1700余天,开设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中医鼻科专家工作室,引进复燕堂国医馆,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服务。202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处方占比达35.51%,中医诊疗人次30.8万,同比增长94.5%;中医适宜技术使用8.4万人次,增长56.3%。2024年,龙湾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评审。
04
“互联网+智慧医疗”推广普及
全区11家公立医疗机构均已接入“浙里护理”服务平台,服务1183人次。大力推进“浙医互认”,实现279项检查结果、407项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三年以来来累计互认项次19.2万余次,共为患者节约费用超454.2万元。大力推广“数字家医(慢病智管)”,小程序注册用户已达83804人,辖区人群覆盖率达到11.2%。同时,我们大力推广AI服务,初步建成辅助诊疗、智慧审方、语音外呼、智能导诊等人工智能应用,运行期间全区各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病历率、诊断符合率、处方合理率、随访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新院附近的公共交通情况。另外,新院启用后,在服务就医群众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
龙湾区卫健局党委委员、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万里:
龙一医新院位于龙湾区中心区域,三面环路,一面临河。医院有近1000个车位,将充分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停车需求。新院周边交通发达,目前有21路、48路、130路、132路、139路、141路、微公交龙湾3号线等公交线路途经新院。市民还可乘坐轨道S1线,到达永中站下车,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新院。
新院启用后,除了交通更便利外,在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方面,还有以下举措和亮点:
一是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新院添置了一大批先进设备,将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如3.0磁共振、乳腺钼靶、悬吊DR、胃肠造影机、4K高清腹腔镜、DSA等,将极大的丰富医疗服务项目。同时,新院除持续引进温医大附一院、温医大附二院等省、市级的优质医疗资源外,还将大力推进“名医温州汇”活动,引进市内外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查房和手术,让区域百姓按二级医院的收费标准,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二是就医流程更加优化。今年4月11日,我院已上线新HIS系统,患者来院就诊时可用一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自助挂号、线上预约、门诊缴费、报告查询、智能分诊等功能。新院区门诊一楼设有综合服务中心,群众不需要东奔西走,就可以完成病历打印、检查检验报告打印、医保咨询、办理出入院、各种盖章等服务内容。同时,新院打造“一站式”就医模式,患者挂号、候诊、就诊、检查、治疗等一系列流程,可以在同一栋楼完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三是惠民服务更加贴心。我院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致力于为区域人民群众打造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以新院投入使用为契机,将进一步关注“一老一少”,重点打造儿童、老年和妇女友好医院。如在儿童诊区设置温馨游乐园,让患儿减少就医时的恐惧和焦虑;在老年医疗服务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与温医大附二院康复专科合作,打造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康复治疗中心;在孕产妇方面,我院目前是全区唯一具有产前筛查资质的机构,为守护区域母婴安康提供坚实屏障。
问题二:龙湾区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方面还将有什么举措?
龙湾区卫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戴静:
区第一人民医院新院的投用,标志龙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化推动“病有良医”工作,充分发挥区第一人民医院在龙湾区“2+10+N”城市医联体中的“龙头”作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大力发展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全力打造辐射浙南闽北的温州东部医疗高地,将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健康。
一是深化高水平区级医院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区级公立医院血透中心、心电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投入,推进区级医院内镜、宫腹腔镜、介入等微创技术发展,推进血透中心、心电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疑难危重病的救治水平。加快提升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服务能力,以新院投用为契机,争创三乙医院。大力推进龙湾区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和高等级的康复中心,补齐龙湾公立康复医疗机构短板。
二是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优化推进“2+10+N”城市医联体建设,实现医联体管理中心实体化运作,推进医联体6大中心“强基提质”,建成区域心电中心,加快病理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心电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技能中心的智能化建设,确保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基层就诊率保持在65%以上。建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新增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力争新增4家省级社区医院。推进“一院一品”服务提升项目,大力发展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提升基层住院服务能力,推动国家推荐标准机构中医、口腔、儿科、康复服务全覆盖,建设基层专病特色科室(联合病房)3个。构建基层“固定+流动+互联网+AI”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落实智慧健康站提质增效“十项新举措”,实现“常态化巡回诊疗+互联网医疗”服务全覆盖。
三是推进医疗卫生人才“增量提质”专项行动。首先,汇聚“北上杭温”资源,打响“名医温州汇”品牌,已建成4个名医工作站,按照“建工作站、组团队、育人才、惠百姓”为目标,到2027年计划建至12个,让更多市民受益。其次,开展“510+”行动计划和“千名硕博引育”工程,着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疗人才。到2025年底,我们计划新增高校毕业生100人以上,为医疗新生力量注入动力。同时,依托中国眼谷、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等三大高能级科研平台,以及温医大附二医、附属口腔医院等省三甲优势资源,全面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形成强有力的医卫人才支撑,为龙湾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 龙湾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