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老年朋友问华子,晚上睡不着,要怎么选择安眠药呢?华子说,老年人的肝脏、肾脏、大脑等多个器官都会退化,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药效会产生影响,在用药时需要兼顾药效与安全性。

可以用于助眠的药物,大多数都直接作用于中枢精神,其中苯二氮䓬类药物对老年人影响较大,不推荐作为一线用药;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安全性高,更为常用;而褪黑素类药物、部分抗抑郁药物以及调节植物神经药物,也可以用于改善老年人失眠症状。



一、苯二氮䓬类药物尽量短期用

苯二氮䓬类药物(药名中带有“西泮”“唑仑”)是经典的镇静催眠药物,其中的地西泮(曾用名“安定”)更是人类历史中的“三大神药”之一。

此类药物广泛用于失眠、焦虑的治疗,但是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形成依赖性和成瘾性,而且有“宿醉”现象,以及肌松作用,会增加老年人摔倒风险,还有可能损害认知功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风险,所以应尽量短期用药。



艾司唑仑的安全性在同类药物中相对较好,在老年人群中应用较为广泛,但长期、大量使用时可能会引起抑郁症状,并且影响运动、认知功能。

阿普唑仑在短期使用时耐受性、安全性较好,但在长期服用时出现的戒断症状往往比其他同类药物更为严重。

氯硝西泮的抗惊厥作用较强,对焦虑缓解效果较好,长期应用时有可能出现行为紊乱、异常兴奋、激惹、肌力减退等不良反应。

地西泮对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有较好效果,但代谢较慢,作用时间久,长期服用容易蓄积。

劳拉西泮抗焦虑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焦虑症及其伴随的失眠症状。



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安全性高

目前临床常用的安眠药是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常用的有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此类药物与“西泮”和“唑仑”作用于同样的受体,但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代谢优势,所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少的不良反应成瘾性较小

唑吡坦与扎来普隆吸收快,可以快速诱导睡眠,药效持续时间为2-3小时,主要用于入睡困难。

右佐匹克隆的药效持续时间为6-8小时,能更好地模拟自然睡眠过程,老年人使用时安全性较好。

此类药物在长期、大量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头痛、口干、乏力的症状,虽然成瘾性较小,但长期用药也会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时可能会出现反跳性失眠



三、其他用于老年人失眠的药物

调节植物神经紊乱的谷维素,提取自谷类植物种子,有较高的安全性,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产生助眠作用。

褪黑素可以模拟人体褪黑素的分泌,用于入睡困难和跨时区旅行时的时差调节。

雷美替胺与抗抑郁药物中的阿戈美拉汀可以激动褪黑素受体,帮助人更快入睡。

抗抑郁药物中的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等,小剂量使用时有镇静作用,可以用于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的失眠治疗。



总结一下,老年人在使用安眠药物时,要注意“西泮”和“唑仑”类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不建议长期使用。相对来说,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的安全性较高,更适合老年人使用;如果有植物神经紊乱或是焦虑、抑郁等原因引起的失眠,则需要使用对应的药物。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