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鱼不杀就是闹事?很难想象现在社会中还有商贩会说出这种话。
近期一小伙在买鱼时要求鱼贩不宰杀,却没想到对方忽然激动起来,甚至还用秤砣砸人。
随后还出口威胁博主,态度十分嚣张,让在场所有人感到震惊。
就买个鱼而已,鱼贩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怒气?这背后有怎样的黑幕呢?
买鱼摊
4月23日武汉一个生鲜市场内,一名顾客购买活鱼后,因拒绝摊主当场宰杀,竟遭摊主用金属秤砣砸伤脚部。
根据博主曝光的视频显示,这位顾客在选好鱼后要求鱼贩不要宰杀,鱼贩听到后立马换了一条鱼。
顾客随即提出质疑,却没想被鱼贩反怼,怪罪顾客没有提前说不杀鱼。
把鱼换了
但此时顾客已经把钱转过去了,自己的鱼却没有了,很快顾客就反应过来,自己可能遭到了“鬼称”一类的事件。
面对自己遭到的不公和商贩的欺骗行为,顾客当即和鱼贩对峙起来。
却不想鱼贩越来越激动,甚至还拿起秤砣砸中了顾客的脚踝,后者也吃痛久久没有站起。
秤砣都是用实心的铁制作的,可想而知这砸一下有多疼。
秤砣砸脚
但鱼贩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反而走出摊位,居高临下的一直用手推搡顾客。
一边推搡鱼贩还不断用言语威胁,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谩骂,“你是不是活的耐烦了?”
面对威胁顾客始终没有做出让步,最后选择报警,而鱼贩也丝毫不慌,气焰十分嚣张。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位顾客遭遇的是什么情况,菜市场宰杀活鱼往往是为了掩盖“缺斤少两”的关键步骤。
新闻报道
一般鱼被宰杀后,消费者难以复秤核实实际重量,部分商家借此在称重环节偷工减料。
这个摊子可能一直有这种行为,所以这位顾客才能完整记录下来时间经过。
而顾客将视频传到网上后,很快登上热搜,这起事件也受到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很多网友对商贩的这种无良行为深恶痛绝,呼叫官方从严处理,绝对不能助长不正之风。
网友评论
而警方和市场部门也是很快参与调查,事件的处理也是大快人心。
事件发酵后,武汉警方迅速介入,市监部门已立案调查。
自2025年3月份开始,我国多个城市就开始实施严打“鬼称”和“缺斤少两”。
面对这种恶意扰乱市场的行为,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也同步亮出“组合拳”。
市场监督和管理
今年武汉市也修订了新版计量管理办法,规定缺斤少两的严重情节最高会判罚10万元。
在这起案件中,涉事摊主因故意伤害他人被处以行政拘留12日、罚款200元。
对于这一结果部分网友有很大的质疑,用秤砣砸人才罚200元,违法成本是否太低。
但其实这样的处罚都是有法可依的,是市场监督部门根据实施情况开展的判决。
博主指认
而且这样的处罚已经给商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市场绝对容不下他。
这一事件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的打假事件,也经过这个事件揭开了更多的黑幕。
在去年的5月份,职业打假博主“狂飙兄弟”在江苏连云港海鲜市场发现,有部分商户使用可调节重量的“鬼秤”牟利。
当博主准备复秤验证时,竟遭多名市场工作人员围堵,甚至被抢夺拍摄设备。
连云港打假视频
类似场景在沈阳八一早市再次上演,有商户在售卖“鱿鱼片”时虚标价格、缺斤少两,被消费者举报后遭市场监管部门永久拉黑。
这些案例揭开“鬼秤”产业链的隐秘操作。
有些买海鲜的商贩会用水增加重量,甚至会用不新鲜的海鲜偷梁换柱。
部分商家将宰杀活鱼、加工海鲜作为“销毁证据”的手段。
消费者即使事后发现重量不足,也因商品形态改变难以维权。
强势动手
“手不指鱼”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在买鱼时只要有指的动作,就会被商贩误解成选定,二话不说就杀掉,这是一种“强买强卖”的套图,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如今面对菜市场上阴暗猖獗的消费欺诈,多地监管部门开始探索长效治理机制。
北京市丰台区试点“智慧公平秤”,将市场所有电子秤接入监管系统,实时监控称重数据。
泸州市宣传“手机变砝码”,用手机当场戳穿商家作弊行为,这些技术手段倒逼商家不敢轻易动手脚。
手机变砝码
市场监管总局也正推动建立“商户信用黑名单”,对多次违法的商家实施联合惩戒。
上海、杭州等地出台举报奖励政策,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督。
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所言,治理缺斤少两不能仅靠罚款,更需要让失信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而消费者是利益损害最大的一方,所以也要勇敢的站出来勇于揭示骗局。
超市公平秤
多数人觉得为几块钱维权不值得,但这样反而助长了商贩的气焰。
数据显示之前几年的全国消协受理的计量投诉中,实际维权比例一直非常低。
很多人都选择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这种“隐忍”心态,恰是不法商贩肆意妄为的温床。
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用手机记录交易过程,社交媒体上的“打假接力”形成强大威慑力。
警察处理
只有当个体勇敢发声,再微小的力量也能推动制度变革,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
这场由一杆秤引发的风暴,终将撕开行业黑幕,重塑公平交易的市场生态。
武汉鱼贩暴力伤人的背后是自己心虚的表现,也划破了生鲜市场长期存在的灰色规则。
处罚报道
作为消费者唯有打破沉默、凝聚共治,才能让市场回归“足斤足两”的初心。
欺诈暴利终将被法治利剑斩断,而每一个微小个体的觉醒,都将成为照亮行业未来的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红网 2025-04-24 “买鱼不杀就是闹事”?菜市场的“潜规则”该治治了
金台资讯 2025-03-03 3月1日起新规实施 “鬼秤”“缺斤短两”最高罚10万元
上游新闻 2024-05-17 博主打假“鬼秤”遭围堵被抢手机?官方:商户清退,抢夺手机者被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