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精准关爱帮扶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扶持。在肇庆,近年来,相关部门也持续加大力度,助力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鼎湖凤凰镇上水田村村民在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基地劳作。记者 戴福钿 摄

4月18日,记者驱车驶进鼎湖区凤凰镇,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到达山清水秀的上水田村佛坳村。在村里的妇女留守创业基地,桑果、特色菌类迎来丰收,藿香、花生、玉米等作物盎然生长,十余名妇女正在各种植区忙碌着。

钱小芳是该基地工作人员,也是佛坳村农村留守妇女之一。此前,因家人常年在外务工,她独自在家照顾孩子,并操持农活,家庭负担沉重。“农闲时,我也曾想过找份工作补贴家用,苦于没技术、没门路,一直未能如愿。”

“在佛坳村,类似钱小芳这样的农村留守妇女还有不少,她们的家庭经济普遍不宽裕!”凤凰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练毅告诉记者,为帮助这些留守妇女创业就业,2023年,在市民政局、鼎湖区残联等帮扶单位的指导下,上水田村“两委”干部积极盘活了超50亩山地、林地,在佛坳村筹建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基地,探索种植水果玉米、特色菌类等农产品,并打造了桑果、百香果等多个采摘园。同时,建起围炉煮茶营地,以推进农旅融合,增加就业岗位。

得益于上述举措,钱小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以前只能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既能在家门口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真的很好。”谈及该就业机会,幸福感洋溢在钱小芳笑容满面的脸上。

上水田村思源酒厂负责人蔡燕平同样是在当地帮扶下,成功创业的农村留守妇女之一。小时候,蔡燕平因小儿麻痹症,造成下肢残疾,自200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难以就业,不得不与有酿酒手艺的奶奶和母亲留守村中。

了解到蔡燕平的困境后,鼎湖区残联和凤凰镇政府结合当地家庭酿酒作坊多的实际,以及她欲盘活村里酒业的意愿,大力为她提供资金、销路等支持,帮她建立了思源酒厂以及销售门店。如今,思源酒厂年销售额已超60万元,蔡燕平一家有了稳定经济来源。

除了上述案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积极帮扶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广宁县木格镇竹厂村的周少梅便是其帮扶对象之一。据悉,为了照顾家人,2007年,在外发展的她返回家乡,成了农村留守妇女。2023年,看中百香果种植机遇,她萌生了发展种植业的想法,但因资金和技术等问题,迟迟未实施行动。

为帮助她顺利创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木格镇政府积极为她链接资源,提供资金、技术和销路等帮助,助她租下近20亩土地进行种植。如今,该基地已实现稳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曾经受助对象,周少梅还面向周边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和合作种植机会,进一步带动该群体创业就业。

记者了解到,为精准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近年来,我市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不断发力。如民政部门大力开展摸底排查,建立了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信息台账;人社部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妇联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施“巧手妈妈”广府金绣等项目……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像钱小芳、蔡燕平、周少梅这样的农村留守妇女,在创业就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身力量。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罗敬盛 周导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