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丨国炜


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迭代和重塑出行生态的背景下,新能源车险作为连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风险对冲工具,早已从传统车险的单一“风险分摊者”角色进化为产业升级的协同者、技术创新的催化者、绿色经济的护航者。

其价值不仅在于化解当前“保费贵、赔付高”的阶段性矛盾,更在于构建人-车-路-云深度融合的智慧风险管理生态,不仅为新能源汽车迈向主流提供可持续的风险保障支撑,更可倒逼车企提升车辆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成为驱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引擎。

但行业也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当新能源汽车以53.3%的渗透率席卷市场,新能源车险却深陷“保费贵、投保难、承保亏”的行业性困局。

2024年全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共承保车系2795个,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

但承保亏损达57亿元,其中137个车系赔付率超过100%。

维修成本畸高、出险率远超燃油车、保费与风险错配、定价机制滞后,已成为这一困境的核心症结。

且这一困局正形成恶性循环:险企为覆盖高赔付成本上调保费,车主抱怨“省下的油费全交了保险”;而保费上涨又抑制投保意愿,部分车型甚至遭险企拒保。

固然看到新能源车和新能源车险的广阔未来,但如何平衡“车主可负担”与“险企可持续”,仍是横亘在产业升级之路上的关键命题。

在智能驾驶呼啸而来的当下,传统的车险经营逻辑正在被颠覆。在这场关乎未来的产业竞速中,保险业该如何把握机遇,从新能源车险所面临的困局中突围?

日前,“今日保·创新汇”2025系列沙龙第二期活动现场,来自学界、能源界、保险公司、再保公司、科技公司、保险中介、主机厂的19位资深人士,直面上述新能源车险问题,围绕新能源车险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从技术、产品、服务、监管等多个维度展开讨论。

1

-Insurance Today-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被低估的新能源商用车

渗透率逆势超车背后的保险逻辑与智驾分化

当下,保险业关于新能源车的讨论往往集中在私家车领域,对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探讨得并不多。沙龙现场,有主营货车车险业务的中小保险公司人士提出,新能源小货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新能源私家车的渗透率。

以广东为例,2022年2吨以下的电车新车上险率占比为35%,到2024年占比已达49%。在北京等限牌城市,新能源私家车占比较高;而广东不限牌,新能源货车上险率占比已超过私家车。

2024年,广东2吨以下存量电货车占比不足10%。2吨以下的货车需要缴纳8年强制保费(私家车使用寿命可达10-20年,而轻卡强制保费年限仅为8年)。轻卡的保费年限和电池使用寿命基本匹配:电池使用8年、充电约1500次后,或按每日充电频率折算约5年即需报废。

从货车和私家车车主关注点的差异来看:三至五年后,电轻卡的存量占比可能超过50%。

而货车车主最关注成本效益:以4.2米轻卡测算,日均80公里是油电成本临界点——低于80公里油车更经济,超过80公里电车更具优势。日均里程超过200公里时,电车成本远低于油车(即便年保费高达2万元,节约成本仍可覆盖支出);而日均低于80公里时,电车综合成本(保险+运营+折旧+报废)并不具备优势。

相比之下,家用车车主更注重用车体验,多数用户在体验电车后不愿回归油车,且对保费敏感度较低。

智能驾驶领域存在显著差异:私家车目前最高智驾水平为L2(接近L3),商用车则呈现两极分化——既有L0/L1基础配置,也有直接采用L4级方案(如萝卜快跑)。L4因成本过高难以普及于私家车,但商用车通过固定线路/区域部署即可实现应用。

2

-Insurance Today-

智驾时代,最大的问题

数据权之争,谁将主导新能源车险定价权?

新能源车的快速迭代,在推动汽车产业链变革的同时,也对保险业形成多维冲击。

有再保公司人士表示,新能源车作为智能驾驶出行设备,正从车辆本体为核心转向用户行为为核心。从产品形态看,传统车险标的物是车辆本身,而智能系统产生的数据正持续沉淀,推动产品向智能化服务转型。

汽车研发模式发生根本转变:

过去由单一企业完成全流程研发,现在通过模块化协作实现柔性生产。车型迭代速度加快,可能导致历史数据追溯时车型已退市,这对车险经营构成显著挑战。

如4S店虽存续,但功能分化和模式创新加速。在数据要素爆发式增长背景下,传统精算定价模型的有效性面临考验,亟需建立动态响应机制。

首先,风险认知逻辑。0.5-1.5的风险系数区间已无法框定新能源车险风险边界,保险业亟待思维范式转型。

其次,产品设计逻辑。以用户为中心的标准化车险服务虽处前沿,但服务内涵将持续演进,未来可能融合人身险责任形成服务替代方案。当前行业探索的"车×X"模式,本质是通过刚需车险搭售跨界组合产品实现盈利平衡。

车辆物理形态的极简设计导向,客观上推高了维修成本并加重保险业负担。背靠车企/平台的险企应深度嵌入新能源产业链,通过产业协同争取议价权。新能源车作为数据载体,使险企在用户行为研究和增值服务开发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撬动实体产业升级的支点。

基于欧洲市场的深度调研显示,部分主机厂已通过数据闭环掌控精算定价权,导致传统险企退化为通道服务商。随着国内主机厂持续创新,技术壁垒叠加数据主权争夺,保险公司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

3

-Insurance Today-

新能源车险产品进化逻辑

从UBI到L4智驾险,还有哪些问题?

随着新能源车快速普及,有直保公司人士认为,未来车险的定价模型将发生结构性变革。

其一,私家车定价将真正实现"从人因子"独立量化。传统燃油车缺乏动态数据支撑,定价仅依赖历史出险记录与静态信息;而新能源车通过用户授权可实时获取驾驶行为数据,实现精准个体风险评估。这将导致同款车型保费差异显著扩大,风险系数最低的优质用户保费或降至2000元,高风险用户则可能达2万元。

其二,商用车或转向里程定价模式。由于商用车驾驶员流动性高导致"从人定价"失效,未来或按运营强度动态调整保费——若当月日均运营500公里,则下月保费基数按500公里核算;若日均仅10公里,则按实际里程计费。

该模式带来新问题:运营旺季的高收入期可覆盖保费,但淡季可能出现支付困难,需探索保费弹性缴纳机制。

其三,动态风险因子将重构定价体系。依托车载T-box实时采集急加速、急刹车等驾驶行为数据,未来风险系数区间可能突破现行0.5-1.5的监管限制,实现更精细的风险分层。

主机厂人士则认为,当前智能驾驶保险成本由车企承担,未来可能演化为两种形态:智能网联专属车险产品或自动驾驶附加险。在现行监管框架下,车险主险形态仍将存续,但需与智驾责任明确区隔。

今年智能驾驶系统竞争白热化背景下,技术可靠性与保障体系完备性将成为市场准入壁垒。为抢占市场份额,车企现阶段普遍采取购车赠送1年智驾险的促销策略。但长期补贴不可持续,监管层或推动智驾险转化为用户自主购买的补充险种,以此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需特别关注是监管红线:车险责任不得被非车险产品覆盖。当前部分车企推出的智驾服务包已存在责任边界模糊问题,亟待制度规范明确责任划分。

4

-Insurance Today-

车险市场三重进化逻辑

传统车险或大限将至

拒绝重构者将被踢出牌桌

若从整个车险市场观察,同样面临结构性变革。

有学者提出,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和普及,未来车险市场可能在三个领域发生重构。

第一,数据基础的重构。

传统燃油车精算定价的基础是承保和理赔的历史数据,逐渐又引入了从人因子、从车因子、用车系数等。智能驾驶出现后,数据基础发生剧烈变化。部分定责项目以秒级甚至毫秒级车机数据还原现场碰撞事故,再进行责任认定。

这些数据掌握在主机厂手中。智能驾驶普及后,主机厂在合法合规、尊重隐私的前提下分享数据的意愿增强,第三方可利用数据辅助智能驾驶保险的定责。若主机厂同时掌握事故数据和定损结果数据,可能颠覆传统精算定价逻辑,推动保险定价变革。

第二,产品需求的重构。

当前智能驾驶保险多由主机厂主动购买,而非保险公司要求。据估计,新能源私家车的智能驾驶使用率约10%,即年均1.5万公里行驶里程中约1500公里启用智能驾驶功能。主机厂承担智能驾驶保险的保费,相当于从车险市场中分割部分风险,剩余风险(车主投保车险的保费)应相应调整。

若未来智能驾驶开启率增至30%-40%,车险保费与定价若维持不变则显失合理。因此,智能驾驶保险需与车险深度融合,实现产品与定价的双重整合,形成更合理的车险产品结构。

第三,车主服务的重构。

保险公司正推动承保、理赔服务的线上化及自动化。依托车机数据,未来或实现事故自动检测、自动定损,甚至自动连接车主与维修厂。这对现有理赔体系将产生重大变革。

有科技公司负责人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未来数据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传统的车险理赔端的信息获取来自于人。现在,仅一家新能源主机厂一天获取的数据量是所有财产险公司获得的理赔险数据的7倍。人工观察和询问而得到的数据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主机厂收集的数据准确性很高。

理赔决策的质效将大幅提升。计算机模拟定损员决策初期或逊于人工,但通过持续建模优化,终将超越人工水平。若新能源车险从报案到理赔全流程自动化,原本需5人协作的工作可瞬时完成,既降本增效,亦避免人为疏漏。

这也意味着行业生态的重构。

传统燃油车时代,主机厂、维修网络与保险公司呈三方博弈格局;新能源车时代,大量4S店退出,博弈关系简化为两方,新生态逐渐形成。

新能源车迭代速度极快,单一主体难以独立应对,唯有协同合作方能发展。未来车险市场或将萎缩,仅头部企业可存续。产业链各机构需专注核心优势并深度协作,可能只有各领域的佼佼者才能幸存。产业链上的各类机构只有做好自身最擅长的工作并互相合作,才有机会生存下来。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