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488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消费者表示,在不同门店点的相同产品一模一样,没有区别,不理解为什么同一个城市同样的面差价会到20%。
近日,有消费者在青蜂侠·青年守护平台投诉@和府捞面“差价刺客”:点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不同门店价格却不同。随后,话题#和府捞面被指同面不同价背刺打工人#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
一名北京的消费者在抖音发布视频称,自己在三里屯SOHO门店吃草本酸辣肥牛面,价格为29元;而在望京华彩新店吃的价格为36元,此外,和府捞面的不同门店在草本番茄肥牛面、草本香辣肥牛面、沪弄堂葱油拌面、北海道风味肉酱拌面等多款产品价格均存在差异。消费者表示,在不同门店点的相同产品一模一样,没有区别,不理解为什么同一个城市同样的面差价会到20%。
北京商报查询和府会小程序发现,同样为“草本酸辣肥牛面”的菜品在北京望京华彩新店售价为36元,而在北京东坝万达广场店售价仅29元。其余菜品如“草本香辣肥牛面”“黄金番茄肥牛面”价格均不相同。
图片来源:和府会小程序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不同门店,价格不一致,这不是很正常吗?”还有网友表示:“有没有可能是房租不一样。”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不一样对待确实是背刺打工人。”
据青蜂侠报道,有消费者在抖音发布视频吐槽和府捞面后,被人以“和府捞面”官方的口吻举报下架,称该视频“误导群众,造谣我司门店,煽动对立情绪,严重侵犯了我司名誉权”。随后,有自称和府捞面员工联系到该消费者,表示向抖音举报的并非和府捞面工作人员,和府捞面正在调查中。
该消费者告诉青蜂侠,沟通过程中对方邀请他成为“体验官”,承诺往账户里转账1000元,被拒绝后又邀请其收下“礼品卡”。消费者表示,希望和府捞面出具“举报者并非和府捞面”的证明(已被拒),找到举报者并道歉,同时和府捞面和抖音说明有关情况。
4月21日,有消费者就此事致电和府捞面,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开店时间、装修风格、服务品质等因素,和府捞面将不同类型的店铺分为A、B、C三种门店,不同门店间的菜品和价格会有差异。“如果说想区分的话,只能到店问工作人员……吃的一样,但是有些东西,比方说我们操作(不一样)……(A类门店)出餐速度比(B类门店)快了很多……装修风格或者是店里就是那个气氛指定是不一样的,您放心”。
去年5月,社交平台上有短视频博主曝出和府捞面使用“科技与狠活”,根据视频内容,和府捞面从汤底、面条、浇头到配菜均是保质期长达一年的料理包,其中慢熬鸡汤配料表长达6行。另外,部分门店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直接将料理包放在沸水里加热,其安全性遭质疑。同年3月,“和府捞面被曝含预制菜”一话题就曾引发热议,对一直打着中式养生招牌的和府捞面造成了不小影响。
事实上,除了“身陷预制菜”争议之外,和府捞面去年还回应了“裁员20%-30%”“启动一家和府捞面的总投资需要120万元左右”,称无事实依据,纯属谣言。品牌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48%,经营状况良好。2024年为精简组织裁员120人左右,比例为1.4%,非网传“和府捞面裁员20%-30%”。联营、出海、下沉、加密是和府捞面的未来战略,调整精简的人员为直营超配,联营板块仍在扩编。几天后,和府捞面又通过社交平台透露统包合作费为69.8万元,包含设计、装修、标配设备。
不过,从2023年底宣布开放联营,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和府捞面似乎并未大肆加码这一业务。据负责人介绍,和府捞面目前在全国拥有600家左右门店,对开放加盟的态度较为谨慎,目前加盟店占比在十分之一左右。2024年,和府全年营收达到25亿元并实现了盈利。
编辑丨王晓然 实习编辑 王若愚 综合青蜂侠、北京商报(记者 张天元)、网友评论
图 片 丨和府会小程序截图、平台截图、网友评论截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