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杨雅莲

冯俐很小就立志成为作家,要终生写作。到现在,已经40年笔耕不辍。回望自己的创作岁月,冯俐最大的欣慰是:没有虚度时光;写作动机和艺术标准,没有违心过、马虎过,始终真诚、认真。自己的生命时光,因为醉心写作而单纯,因为醉心写作而丰盈。


冯俐,从事文学、戏剧、影视等写作40余年,著有《冯俐剧作选》等。曾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等;曾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

创作之花绽放

《冯俐剧作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热热闹闹的书。剧本部分近100万字,是冯俐近40年完成作品的约六分之一,题材、体裁、风格各式各样,大多上演过或播出过、有“声”有“色”过。

这套剧作选,收录了作者1990年至2023年30多年间完成的60多个剧本,几乎涉猎到戏剧的各种样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短剧,有现实题材、历史题材、幻想题材,有正剧、悲剧、喜剧,包括担任编剧的话剧《高山巨人》《好人丛飞》等,歌舞剧《魔幻仙踪》《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儿童剧《山羊不吃天堂草》《猫神在故宫》等,其中有许多观众非常熟悉的作品。作为跨界多领域的写作者,冯俐以巨大的热情、专业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专注于每一次全新的题材、体裁创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盛赞冯俐“横跨多种文学体裁,是当代剧作家中的多面手”,称其作品“满盘珠玉皆七彩,经得起读、演、唱、跳,是文学性与戏剧性的完美融合”。


成长戏剧《山羊不吃天堂草》

创作之花,在如此多的领域绽放,有对文学的真挚热爱、有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当然还有内心深处的好奇。当冯俐还是一位10来岁的青少年时,第一次强烈的写作冲动就缘于好奇。曾经有人问她如何保持原创活力,冯俐想到四个字:保持好奇。在剧作选自序中,冯俐写道:“一个人,如果对世界、对人类、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始终抱有好奇,而不是成见,始终愿意为好奇去寻找答案,然后,还总有欲望去表达自己的发现,他大概有可能成为一个写作者。”她深切地体会到:好奇之下的灵感之泉,也许亦是创造活力之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保持赤子之心

“美丽的故宫,曾经的紫禁城,有人说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我心中的故宫,北京的紫禁城,有人说这里有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伴随着悠扬的旋律,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歌舞剧《猫神在故宫》,自2023年12月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首演后,不到8个月时间完成100场演出,堪称儿童剧中的一大爆款。这部歌舞剧由冯俐编剧、作词,改编自她创作的同名绘本。故事讲述的是,紫禁城里一只名叫“宝贝儿”的小猫,因为对它的人类伙伴的深深眷恋,经由一个奇特的机缘,得以穿越数百年时光回到曾经的紫禁城。此时的紫禁城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院,在这座壮丽的宫殿里,这只小猫不仅找到心的归属,更成为故宫的守护者。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

冯俐期待:“看过这部戏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们,会生出对故宫的旖旎遐想——关于一座壮丽的宫殿,关于友爱与陪伴、记忆与历史、生命与永恒”,“这部戏能够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打开一扇走进中国历史的大门,让厚重的、深沉的、陌生的、遥远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在今天的孩子心里变得有生命、有温度,可亲又可近”。

对于儿童戏剧创作,冯俐可谓痴迷。“我总会利用一切空隙放飞儿童戏剧梦,同步‘匹配’着数百本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以及各种自然科学书籍、绘本的阅读。”在她眼里,最好的儿童文艺创作者,应该是一个阅尽沧桑而保持着赤子之心的人,不把儿童文艺变成幼稚、简单的代名词。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不同年龄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启发。不仅小时候能看懂,当20岁、50岁、80岁的时候,依然能从中汲取到所需要的养分。

挤出时间创作

1991年,冯俐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入职中国煤矿文工团,2005年起担任副团长;2014年初,她调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

刚分配到中国煤矿文工团创作室时,冯俐最高产的时候一年完成三部中长篇电视连续剧外加一些大型晚会的撰稿和短剧。最兴奋的是两三个剧本同时开工,白天写悲剧,晚上写喜剧。如果需要,去煤矿体验生活两个月、去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一个月、去深圳驻组写作半年,都是说走就走。

担任领导职责之后,冯俐的日常工作极为繁重,甚至需要把审读剧本、提修改方案等事情带回家做。属于自己的阅读、写作时间很短,即使有很强的创作愿望依然没有机会打开文档。创作变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业余时间,不分早晚、节假日。经常夜里11点到凌晨两点写作的冯俐,以至于练出一样本事:只要心里告诉自己现在是写作时间,就可以飞快地静下来,沉进去。这其中的过程,有艰辛更有快乐。


无场次话剧《好人丛飞》

冯俐早已接受把十有八九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写作以外的工作。她始终认为,写作者是为自己的读者、观众创造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作为院团负责人,则是带着一群人去为更多的读者、观众提供高质量作品。出作品和出人才,都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无论是在煤矿文工团还是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一起工作,像我成长过程中许多老师帮助我一样地帮助他们,值得。”她感慨道,“对于写作者,一切生活都是财富。我相信不久后我仍然可以挤出时间写作。曾经,我在装满了大小石子(工作)的瓶子里注入细沙(写作),后来发现还可以在细沙的隙间注入水……”

就在不久前,冯俐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这对她的创作来说,又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冯俐剧作选》

冯 俐 著

作家出版社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杨雅莲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