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经验尚可的驴友尝试挑战反穿秦岭,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双双遇难,令人惋惜。

人生是旷野”,这句话近年被许多人奉为信仰,但旷野虽有诗意,也从不仁慈,大自然的壮美往往伴随着致命的危险,而真正成熟的人,应该学会敬畏自然。

那么这两位驴友究竟遭遇了什么?他们又为何执意挑战这样危险的路线?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对多数人来说,秦岭是一条巍峨雄壮的山脉,是古今中原与关中之间的天然屏障,但在驴友圈子里,它还有另一个代号:“中国最危险的徒步地带”,其中的一条路线,名为“光鹿跑兵冰”,虽然比经典的“鳌太线”稍微低调,但难度却丝毫不逊色。



所谓“光鹿跑兵冰”,其实是五个山地地标的合称,此路线是从秦岭分水岭附近的鸡窝子出发,经光头山(2887)、鹿角梁(2700)、跑马梁(2660)、兵马营(2755)、冰晶顶(3015),至营盘沟口终南山庄出山。



这条路线横跨多个高山山脊,海拔起伏大,气候多变,路况复杂,甚至部分区域连GPS信号都无法完全覆盖,曾有驴友在网络上形容它:像是在无尽的高空悬崖边行走,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而此次事件中的两名驴友,分别是一位80后和一位90后,据了解,他们并非初学者,平日里都有登山经验,但选择反穿这条路线,意味着难度翻倍,他们要逆着传统路线,从光头山一侧进山,直至冰晶顶,途中需要跨越多个海拔超过3000米的危险区域。



图片加载中…

整个穿越过程,不但考验体能与经验,更对心理承受力提出极高要求,在出发前,西安气象部门已发布强降温和雷雨预警,而他们选择在4月20日夜间启程,显然是一场不顾天象的“冒险”,当天傍晚,年长的80后驴友独自从家中出发,家属对他的行程大致知情。



图片加载中…

次日清晨,他与家人还有联系,但在下午四点左右,手机再也打不通了,家属原本以为信号短暂中断,直到彻夜无音讯,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也许他们当时正奋力攀登某处山脊,试图抢在夜幕降临前翻越某段地势,又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冷锋正在逼近。



图片加载中…

很多人对登山的认知还停留在锻炼身体和欣赏风景层面,但在真正的高海拔山地,环境容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在天气突变时,体力稍弱或装备不当,极可能迅速陷入困境,对这两位驴友来说,也许这趟反穿之旅,在出发那一刻就已埋下隐患。



失联”这两个字,在户外活动中总是令人心惊,4月21日下午,当80后驴友的家属多次拨打电话却无人接听时,他们尚抱有一丝侥幸,或许是信号问题,或许是手机没电,但当夜深人静,仍无消息传来,这种不安便迅速蔓延成了恐惧。



第二天清晨,家属一边自行联系民间救援队,一边向警方报警,西安及秦岭周边的多支专业搜救力量紧急响应,其中包括具有高山搜救经验的队员,他们携带着定位设备、绳索、无人机,分批次从不同入口进山搜寻。



然而,山区搜索并非易事。大山无路可寻,路径狭窄陡峭,气温骤降,搜救人员既要防滑防坠,又要保持体力寻找踪迹,22日上午八点,第一梯队进入了跑马梁区域,11点左右,一条不幸的消息传来:搜救人员在山腰处发现了一名男性驴友,衣着完整,但已无生命体征。



图片加载中…

经家属确认,该男子正是80后失联者,而更令人揪心的是,数小时后,在距他约500米的山道下方,救援人员也发现了他的90后同伴同样遇难,在这片大山中,500米意味着两人之间已无法互相支援。



图片加载中…

在极端气候、体力不支或方向迷失的情况下,哪怕两人只相隔几十米,都可能变成“天各一方”,据现场救援人员透露,遇难者身上无明显外伤,无滑坠痕迹,初步判断死因是得了“失温症”,失温,是户外运动中的“隐形杀手”。



图片加载中…

当人体核心温度降低至35℃以下,大脑逐渐进入迟钝状态,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甚至无法进行简单的求救,很多驴友在失温时出现脱衣服,乱跑,迷路等行为,其实都是意识障碍的表现,这个时候的人和喝醉了酒一样,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图片加载中…

这两位驴友也许在途中已感到寒冷和疲惫,但在高原寒风中,他们很可能低估了环境的残酷,尤其是在没有防风,防潮,保温设备的情况下,哪怕只是几小时的暴露,也足以要命。



图片加载中…

在如今的时代流行着“慢生活”“感受自然”,于是,越来越多中年人选择走进山野,寻找心灵的安宁,徒步、露营、登山,这些活动的确有益身心,有些人会专门挑选危险的山脉挑战,比如“鳌太线”“秦岭”等,但当对自然的热爱,变成盲目的自信,悲剧往往也悄然而至。



图片加载中…

从过往大量驴友遇险案例来看,三大致命因素几乎都有关联,一是天气预判不足,二是路线认知不清,三是装备准备不足,而这三点,在这起秦岭悲剧中,几乎全部出现,有人质疑,为何在已知有暴雨和大风预警的情况下,两位驴友仍坚持出发?



为何没有携带御寒设备与应急信号设备?是否曾有人劝阻而被忽视?

据陕西本地网友透露,事发当天,西安南郊暴雨如注,气温陡降,秦岭山顶温度极可能接近零度甚至更低,他们,却选择在这种极端天气中挑战一条复杂线路,网友评论一语中的:这种时候进山,不是挑战,是置身于死亡的边缘。



驴友精神强调“自由,探索,坚持”,但真正有经验的户外人都知道,安全是唯一不可妥协的前提,每一次出发前,查天气,测路线,做足准备,设定撤退机制,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正是对生命最有力的保障。



不是每一场徒步都能靠热情走完全程,大自然从不缺乏挑战者,缺的是尊重它的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不会挑战鳌太线,不会深夜翻山越岭,但这起事件仍值得深思: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也曾忽视安全的底线?你是否在追求“自由”的名义下,做出过一些赌命的决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