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被外界议论最多的头衔,一是来自于家庭,另一个就是来自于和陈凯歌短暂而又喧闹的婚姻,但是这些都是洪晃个人最讨厌的内容。
如今的洪晃正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从不愿被任何议论所裹挟。
自由的人生
没有身材焦虑,没有容貌焦虑,不做任何医美,甚至连过于精美的衣服洪晃都不喜欢,所以现在长期居住在北京的洪晃经常被网友偶遇。
因为在洪晃身上闪亮的标签太多,所以与之相比下,洪晃的朴素就越加衬得她和身份的不协调,但这或许就是真实的洪晃,真实到不愿被任何外在的因素所控制。
在别人看来名利、身份都是用来衬托自己比别人高贵的地方,而精美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就像是自己的包装,但是这些在做给别人看,让别人羡慕的同时,也是造成自己压力和束缚的地方。
但是洪晃天生就是个自由的灵魂,从不做那些“取悦”他人,却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现在的洪晃只希望舒舒服服自由自在过自己的人生,哪怕是和大腕明星相比,洪晃也敢于素面朝天面对采访,而这就是专属于洪晃的底气。
而在近日被曝出的洪晃近况来看,洪晃依然我行我素,哪怕是被人说成“又老又丑又胖”,可是洪晃的状态依然是几十年如一日。
最不喜欢的头衔:名门之后
洪晃的底气中是天生的“贵族气质”,众所周知她的原生家庭中的父辈们,几乎每一位都能单独著书立说。
从外交家、经济学家、外交部长,母亲章含之曾经甚至还做过开国伟人的英语老师,如此显赫的家境让即便出生于动乱时代的洪晃,也没有感觉到一丝丝的恐慌,用“不食人间烟火和疾苦”来形容幼年时期的洪晃一点不为过。
或许就是因为生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洪晃才对自然自由的生活充满渴望,越是没有体验过的生活对于洪晃而言才越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12岁独自前往美国留学,寄宿在外国人家庭里,洪晃和外国家庭中的本地子女一样互相吸引,但是洪晃在国内的出身对方无法理解,洪晃也从不觉得这是得以炫耀的资本。
因为洪晃那时候便懂得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那是一种超脱于家庭地位,超脱于父辈一代带给自己特权的意识,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就像现在每一个家庭都在拼财力和地位的时代,就连孩子之间都在互相比拼,但是洪晃在那个时期就已经从骨子里“放弃”了这些头衔,洪晃只想做自己,而非是谁谁谁的后代。
因此在当年洪晃的父亲去世后,洪晃回国奔丧之际,为了成功“脱掉”名门之后的外衣,洪晃竟然先斩后奏在回国前就和美国领证结婚。
这在国内的名门之后中是忤逆更是大逆不道,但洪晃却以“自己的人生自己走”为理由,躲避母亲章含之的指责。
洪晃幼年时期的底气是父母给的,但是12岁以后她的底气更多的是自己争取的,1996年35岁的洪晃就拥有了财富自由的能力,创办杂志、投资出版公司、年薪十八万美金的工作说辞职就辞职。
那时候洪晃赚钱的能力让她成为不可一世,甚至延长了她叛逆的年龄。
三段感情 不同的人生
有人评价洪晃她的叛逆在三段感情里更明显,不和母亲打声招呼就把自己嫁掉的第一段婚姻里,给她带来了美国绿卡。
回国看了场陈凯歌的电影,就决定和美国丈夫离婚,从而嫁给了陈凯歌,这也是让洪晃备受争议的第二段感情。
洪晃和陈凯歌的婚姻,在一开始外界评说是陈凯歌占了便宜,其实这是实话。
无论从家庭出身还是自身条件,当年的陈凯歌在洪晃面前还真的什么都不是,怪就怪当年的洪晃吃的“细粮”太多,在国外生活十几年,对于当时国内的电影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洪晃了解的并不多。
因此在看惯了西方的发达后,初次跟着陈凯歌在黄土地里领略最接地气的生活时,洪晃发出的感叹是“见了世面”,这才是生活的感慨。
与其说是陈凯歌带洪晃见了世面,不如说当时的文化产业发展给了洪晃精神上的碰撞,而陈凯歌恰巧幸运地成为带领洪晃进入新世纪的陪伴者,而这人恰巧又是陈凯歌,是后来借由洪晃抱得“美人归”,换得美国绿卡的陈凯歌。
在世界纷纷指责“陈世美”再现,纷纷为洪晃鸣不平时,洪晃却又大度地一笑而过:没有人能伤害得了洪晃。
内心真正强大的女人是不需要外界任何包装的,对于真实的本我而言,外界所加诸的一切都会是累赘,了解这个大概也就能了解洪晃的生活态度。
洪晃将余生的时间都和第三段感情杨小平绑定在一起,这一段感情也是让母亲章含之最为“痛心”的一段。
原因就是在世俗观念里,杨小平离异、带孩子,而且名利地位都和洪晃相差甚远。
然而洪晃依然不顾世俗的标准,她只追求内心的舒适,洪晃甚至大方地让媒体采访她和杨小平的生活状态,而且大方地承认这一段感情没有婚姻的束缚,没有孩子的捆绑,只有两个人彼此舒服相处的状态,以及彼此情感上真实地依赖。
这种依赖不是法律道德上的捆绑关系,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情感,为了追求更真实的状态,洪晃还和杨小平共同领养了一个女儿。
现在洪晃和杨小平领养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而洪晃和杨小平的孩子也相处成了朋友关系而非继母关系,现在在家中没有长辈上下的对视,而是朋友之间的平视。
洪晃将自由自在的情感贯彻始终,这便是最真实的洪晃,独一无二的“名门叛逆”的洪晃。